公募基金会会计培训提纲

feion1992024-07-24  0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下,真正意义上,以家族传承为宗旨的家族基金会尚无法创设。就现实而言,人们常常把那些由个人捐资设立,用于公益事业的基金会也叫做家族基金会。

然而,即便这种基金会恐怕也只能叫做家庭基金会,而不是家族基金会。因为这些基金会仅仅为某个人,或某个小家庭把控,而不是整个家族集体性控制。

扩展资料:

设计家族基金会的问题:

看企业的主要股东之间是否具有相互继承的关系。

如果主要股东间能够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具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则为家庭企业;如果主要股东间存在不具有相互继承,但尚在中国传统的“五服”之内的亲属关系者,则这样的企业基本可称之为家族企业。

如果企业的主要股东间共一个姓氏,存在久远的亲缘,但已超出了“五服”的范畴,则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的企业大概可称之为宗族企业了。

如果能够很好的区分家庭企业和家族企业,正确理解了家族企业的定义,那么,我们在设计家族基金会时,就不容易局限在家庭的关系内去考虑问题。

而基于整个家族、甚至宗族利益设计出来的基金会,个别人的利益和作用显得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架构科学、制度严谨,这样的基金会应当能够赢得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族基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会

1、决定基金会的宗旨。

每个基金会应该有一个表述存在原因的落在纸面的宗旨。

2、 组建理事会。

初始的理事会将通过规划和筹资帮助工作团队把基金会背后的想法变成现实。随着基金会的发展成熟,理事会的性质和组成人员也会改变。

3、起草章程。

章程是理事会的运营规则,应该在基金会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由理事会通过。

4、 准备注册需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5、选择一个业务主管部门,获得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根据最新的政策,一些地区不需要再找业务主管单位。

6、寻找办公场所,招募合适的工作人员。

7、填写法人登记申请书,确定在哪个民政部门登记,向民政部门提交法人登记申请书。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8、进行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表述了基金会潜力的愿景。战略规划应该描述出实现这个潜力所必需经过的步骤,决定要实现这个机会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团队,确定至少一年内的项目和运作优先事项。

9、制定预算计划和资源开发计划。

财务监管和资源开发(如筹资、获得收入、吸收会员会费)是理事会的最重要职责。实现战略规划需要的资源必须在预算和财务计划中描述清楚。

10、建立基金会正式文件的存档体系。

登记文件、理事会会议记录、财务报告和其他正式文件都应该妥善存档。

11、建立会计体系。

基金会财务的尽职管理需要一套已经确立的可以满足现状和未来需求的会计体系。

扩展资料:

公募基金会拥有着公募权这一优势资源,很多老牌公募基金会规模扩大迅速。然而,“如何把钱花好”成为这些基金会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促使他们思考基金会的未来定位。有些则开始了由运作型向资助型基金会过渡的转型尝试;也有基金会开始创造平台,将公募权分享给草根公益组织。

事实上,自2010年开始,一些全国大型公募基金会就纷纷宣布,将从操作型基金会转向资助型基金会,即基金会由筹资后自己做项目,转变为培育和资助草根公益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会

办理程序: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基金会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和负责人。

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从事符合中国公益事业性质的公益活动。境外基金会对其在中国内地代表机构的民事行为,依照中国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和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按照章程规定终止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基金会撤销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注销登记。基金会注销的,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同时注销。

基金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工作。

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基金会、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以及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由登记管理机关向社会公告。

从家族基金会角度来讲,要实现自身的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并贯彻理想与价值观,价值观是家族基金会的灵魂所在。很多基金会的宗旨是既能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运作上,要法治化、规范化。法治化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来实现;同时,内部治理结构的规范化,慈善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也非常重要。

再者是保值增值。家族基金会的保值增值,跟其他机构的保值增值没什么区别,但是正如前面的发言嘉宾提到的,其实,基金会来做保值增值的工作,不如企业自身来做,而由企业家创办的家族基金会在保值增值方面应该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关于人才培养。有社会的培养,有学校的培养,也有基金会自身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人才是有身价的,有一个待遇问题。基金会员工待遇的限制政策,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希望尽快能得到改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族基金

手续:

1、决定基金会的宗旨。

每个基金会应该有一个表述存在原因的落在纸面的宗旨。

2、 组建理事会。

初始的理事会将通过规划和筹资帮助工作团队把基金会背后的想法变成现实。随着基金会的发展成熟,理事会的性质和组成人员也会改变。

3、起草章程。

章程是理事会的运营规则,应该在基金会的早期发展过程中由理事会通过。

4、 准备注册需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5、选择一个业务主管部门,获得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

根据最新的政策,一些地区不需要再找业务主管单位。

6、寻找办公场所,招募合适的工作人员。

7、填写法人登记申请书,确定在哪个民政部门登记,向民政部门提交法人登记申请书。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8、进行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表述了基金会潜力的愿景。战略规划应该描述出实现这个潜力所必需经过的步骤,决定要实现这个机会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团队,确定至少一年内的项目和运作优先事项。

9、制定预算计划和资源开发计划。

财务监管和资源开发(如筹资、获得收入、吸收会员会费)是理事会的最重要职责。实现战略规划需要的资源必须在预算和财务计划中描述清楚。

10、建立基金会正式文件的存档体系。

登记文件、理事会会议记录、财务报告和其他正式文件都应该妥善存档。

11、建立会计体系。

基金会财务的尽职管理需要一套已经确立的可以满足现状和未来需求的会计体系。

扩展资料

依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四条

基金会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第五条 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下列基金会、基金会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一)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二)拟由非内地居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会;

(三)原始基金超过2000万元,发起人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提出设立申请的非公募基金会

(四)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和不属于前款规定情况的非公募基金会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组织,是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