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级职称报考条件学历要求

feion1992024-07-24  1

会计中级职称报考条件,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会计系列的中级职称只有中级会计职称。会计职称一般有助理会计师(即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师(即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师(即高级会计职称),会计职称是衡量一个人会计业务水平高低的标准,会计职称越高,表明对应人员会计业务水平越高。

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即可取得会计师职称,无需评定。会计师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会计人员。

会计师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会计人员,在西方国家,会计师同律师、医师、工程师一样,都是自由职业者。在中国,会计师,又是会计干部的技术职称之一。

报考会计中级职称,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另外,还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会计中级报名条件包括学历要求以及工作年限要求,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可报名,否则不能参加报名考试。

中级会计报名条件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实务》考查知识点涉及范围比较广,且综合性较强,考生要对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扎实地掌握,注意其中的逻辑关联并能灵活运用,考生在做题时,要把知识点和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思考。

《财务管理》该科目公式多而且计算量大,计算占比大且计算步骤较为复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题,熟练应用重点的公式,并及时对错题进行整理,方便后续复盘。

《经济法》知识点主要是涉及各类固定法条,考察考生的记忆力。考生需密切关注考试当年大纲的变动,避免错过重点内容。该科目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但考生也不要掉以轻心,梳理好知识体系的脉络,注重关键词并围绕其展开记忆。

中级会计备考建议

1、看教材。考生要先把教材看一遍,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

2、听网课。教材掌握后,考生要跟随网课老师具体学习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要特别关注老师重复提到的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点,易混淆知识点。

3、巩固知识点。考生在第一遍学习完成后,要开启巩固知识的阶段,通过做习题,看笔记等方式强化所学的知识内容。

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的学历要求是取得专科及以上毕业学历,除此之外,对应的每个学历还有不同的会计工作年限要求,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的条件比起其他考试而言,门槛是相对较高的。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报考条件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会计中级职称报考的工作年限证明方法会计中级职称考试报考的工作年限一般需要考生填写考生信息表并且到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进行审核盖章,然后根据本地区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考前或考后审核。不同地区对于工作年限证明需要提供的材料也会不同,考生需要以当地具体政策为准。报考人员所提交的工作年限相关资料要保证它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如被发现造假,会被取消中级会计师考试资格,严重者会被禁考,所以大家提供材料的时候需要遵循真实有效的原则。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科目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科目是《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各科满分是100分,60分合格标准。考试的合格成绩可以保留两年,若考生未能在两年内通过考试的全部科目,则第一年取得的合格成绩作废,需要重新报考成绩作废的科目。会计中级职称怎么做题1、认真审题不过度考虑复习情况、考试结果、未来影响等问题,使精神高度集中,进入考试状态后再投入到审题中。2、熟悉步骤,归纳解题考生需要在日常的做题训练中,转换思维,总结技巧。做题时,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将错题归纳好,深度理解,找出易错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归纳解题。3、不忽略旧题对做过的习题进行整理归纳,不因追求速度而漏看或错看题目,遇到旧题时,慎重分清是否包含新的隐含知识点,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8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