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最简单的一年

feion1992024-07-24  0

先上结论!!!

第一,如果不是全职备考,不建议一年报6科;

第二,如果做不到每天坚持,像学生一样早8点上课、晚10点下课,不建议报6科;

第三,如果不是相关专业出身,跨专业零基础备考的话,不建议报6科。

上面其实说了最重要的备考方法:充分的学习时间!

保险的学习方法是读一遍教材,同时听一遍网校课件,然后做一遍章节习题,最后复习知识点。而这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的。粗略计算一下:

平均每本教材有500页,保证阅读质量的话,一天可以是25页,那么一本教材阅读完需要500/25=20天,六科教材阅读完需要20*6=120天;

每一科网校的课件平均有100多个,每个课件的时长为50分钟,那么平均六科听课需要的时间为100*50*6/60=500小时,如果刨除吃饭休息正常社交,一天学8个小时的话,六科所有课件听完需要500/8=天。考虑到有些课件听一遍听不懂,需要再听,所以保守估计六科课件实际听完需要65天;

每一章节的习题,包括做题前看章节知识点归纳的时间,至少需要3小时。每科平均有20章,六科习题做完需要3*20*6=360小时;同样,如果刨除吃饭休息正常社交,一天学8个小时的话,六科习题做完共需要360/8=45天;

最终复习的时候,需要将教辅书再翻看一遍、记忆书中知识点、翻看以前错题。在这个复习阶段,平均一门课复习需要10~15天,因为我们力求务必通过,所以采用最稳妥的复习,那就一门课复习15天,那么六门课全部复习完需要的时间为15*6=90天;

至此,你可以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通过考试了。那么你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呢?

120+65+45+90=320天,而一年只有365天,所以从注会上年考试已结束就马上开始备考吧!

不过如果说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即使注会没通过也没关系,不影响现有的工作生活的话,那么还是有取巧的办法一年通过6科考试的!

注会考试有6科,根据属性不同,暂且分为三类:

记忆为主,基本不需理解的科目:《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记忆和理解各占一半的科目:《审计》,《税法》;

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科目:《会计》,《财务成本管理》。

如果是全职备考,建议采用上面我已经陈述的保守型备考策略;如果是边工作边考试,还有报名6科的话,如果你能接受每科最高百分之六十的通过概率的话,请看下面激进型备考策略。

激进型备考策略的核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应试为目的,适当忽略是否理解;同时抓住重点学习,战略性放弃小点,力图通过60分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不需要买教材、不需要听课件,买一本教辅,直接背上面的知识点即可;如果以时间来衡量的话,两科共计30天。

《审计》,《税法》不需要买教材,买一本教辅、准备好课件,背上面的知识点和做习题;只有在重点知识点不理解的情况下,才听对应的课件,平时不需要听课件;如果以时间衡量的话,两科共计45天~60天。

《会计》,《财务成本管理》是最难的科目。

如果会计基础好的话,直接买教辅,做上面的习题、背上面的知识点足矣;

如果会计基础一般的话,需要看教材、买教辅、准备课件,在教材看不懂的时候才听课件,平时不需要听课件;

如果会计没有基础的话,需要先听会计一般知识的讲解,听懂之后再开始注会会计的备考。备考时需要教材、教辅、课件,基本上重点章节的课件都要听。

如果数学学得好的话,财务成本管理可以只看教材做习题,不用买教辅、无须听课件;

如果数学一般,财务成本管理需要教材+教辅,教材重点内容看不懂的时候针对性的听课,平时不需要听;

如果没基础的话,还是要走保守路线,看教材+看教辅+听课件。

这两门根据各人基础不同,时间共计在60-90天。至此,六科共计需要135~180天。但是这里的“天”是考虑到上班族的情况,一天实际上约等于4个小时外加周末两天,这是上班族需要付出的最低成本了,如果再想偷懒,要么降低报名的科数,要么只能降低自己的通过率了。

上面只是笼统说了备考学习的流程,没法一一具体到各科学习上的技巧。未来我会和大家分享具体每门科目每个章节应该如何学习,以及考场上一些应试的技巧,欢迎大家关注!

哦,忘记说了,考注会一定要有分享和感恩的心。分享是指把好的知识有用的信息向备考的战友传播,比如把这个回答分享给朋友;感恩是指对待别人的帮助要表示回馈和赞赏,比如给这个回答点赞,哈哈!

开玩笑的,注会不易,每个勇于报考注会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人!注会之路是孤独和漫长的,希望我们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一路前行!

注会最快2年能考过。

因为cpa一年只举行一次考试,并且需要考过专业阶段之后通关综合阶段才能算完全通过cpa。假设两个阶段考试都可以最快一年通过,那么cpa则为2年(1+1)最快通过。

cpa最快多久能通过,主要取决于个人自身的情况。通常来说,2年能够通过cpa全科考试虽然存在,但在广大考生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首先是有绝对充足的时间。众所周知,cpa考试的难度主要集中在专业阶段,专业阶段6科需要花费大量的备考时间,因此很多一年通过cpa专业阶段6科的考生都是脱产备考,或者是在校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才能一次性通过cpa专业阶段,2年拿到cpa全科合格证书。

其次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想要2年通过cpa,那么就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甚至在满足报考条件前就已经经历过漫长的预习阶段;只有相当稳固的基础,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针对各科逐步击破、高效率地备考。

最后,考生还需要有稳健的心态、极强的抗压能力,短时间需要一次通过6科,可想而知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以及高强度的学习。备考cpa是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如果想以最快速度通过,那么CPAer一天至少要保持10h以上的学习时间。因此,考生还需要时刻调节自身心态,避免自暴自弃,让备考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

1. 教材要理解的透彻

教材是考试的关键,所有考点都会从教材中选出,所以读懂教材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虽然注会的教材深奥难懂,但也要进力学习,不会的地方可以根据注会考试大纲巩固学习或者也可以找老师给予讲解,及时处理不会的知识点,将教材吃透。

2. 提高做题速度

历年都有考生答不完卷子的情况发生,正是因为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速度的掌握不够好,所以要在练习中就要提高做题速度,方可在考试中顺利答完题目。

3. 保持良好心态

既然下定决心考注会那就要做好心里准备,一战二战甚至三战都是有可能的,不能因为一些挫折而放弃,注会的难度是有些高,但是自信也应该要有。遇到不会的难点不要着急,出去走走散散心兴许回来就会解开了,所以良好心态的保持也是重中之重。

掌握了正确的备考学习方法后希望大家的学习任务轻松不少,在了解学习方法后也需要向前辈们讨教一些注会考试经验,这样备考才会全面,加油吧,坚持不懈方可胜利。

1.安徽报考还算比较松的,大三可以报考。2.如果报考,分两年,基本上过不了,因为一个你不学这个,二个没工作经验,最快也需要2年,第一年6门考完,事实上说不到。你比如今年的题目,单个题目来说,并不难,但题量是巨大的,就拿我自己说吧,写到手抽筋,手发抖,才勉强做完,留了几个小问。大学生报考,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在不了解注册会计师难度的情况下,盲目去报考,图快,三年考不过一门的多了去(2009年除外,最简单的一年,因为新老制度更替),注册会计师每年都要控制通过的,单科最难的那科是12%,这个通过率只算上考场考试的,实际上缺考的起码40%,一个考场做4,5个人考试是很正常不过的。3.如果说书籍,我个人觉得你最好买二手书,今年的,越详细越好。如果是我个人,我觉得你两科两科考比较好,从容易的开始,边考边把另外的几科的底子打好才是最关键。你最好是从经济法,风险管理这2门入手,当然考过很正常,毕竟是最容易的。即使过了,注册会计师是最容易的。有人说考会计审计为先,我个人建议你不要这样,因为会计这门综合性最强,涉及少量的财务管理和税法知识,但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没一点基础是很难学的。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去我百度空间看看我的一些个人经验。最后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8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