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与中级可以一起考,其考试时间并不会产生冲突,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在每年的九月份进行,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在十月份进行(受疫情影响后在八月进行),综合阶段考试在八月份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考条件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即可报考专业阶段考试。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了专业阶段所有考试科目的考生,可报考综合阶段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报名条件为: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或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或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或具备博士学位。
每年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报考人数都会特别多,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水平,有不少考生都会存在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连在一起报考的想法。那这样子安排行不行?难度会不会很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可以一起报考吗?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的。只要符合中级会计的报名要求,那么同样能够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并且两门考试的时间安排都不一样,通常注册会计师考完就会安排中级会计考试,所以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是可以放在一起报考的,并没有任何的冲突。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考试难度方面,要知道注册会计师是公认国内难度最高的会计类考试,每年考试通过率只有20%,假如将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合在一起考,无疑会消耗考生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担心,只要大家能够注重好科目的搭配和学习方法,相信短时间内通过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并不成问题。中级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如何学习?1、先学注会关于中级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学习顺序,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不同基础的考生其学习的顺序都不一样,对于基础功底较好的考生,建议大家可以先学注会,因为注会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如果你学好了注会,那么接下来学习中级会计就会就为容易,可以达到查缺补漏的效果。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建议先学习中级会计,先将基础打好,再来学注册会计师。2、不同阶段学习侧重点不一样在学习中级会计及注册会计师的时候,考生务必要提前做好相应规划,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都要分清楚,不同阶段学习的侧重点都会不一样,考生必须要注意好。3、重视真题练习无论是中级会计还是注册会计师也好,都必须要重视好真题的练习,每当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必须要靠真题来对知识要点进行巩固,尤其是考前强化工作一定要做足!
很多同学考过初级后就打算考注会了,那备考注会的时候可不可以同时备考中级呢?备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中级和注会的差别又在哪里呢?备考时候需要去报班购买网课视频吗?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一)备考注会的同时可不可以备考中级?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在备考注会的同时备考初级,这个套餐形式还是很不错的。认真的说,有这个思维形式的人对自己未来是很有规划的,担忧规划还不够,有规划还要去实现它,备考注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也知道考中级也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报考条件的,在备考注会的期间同时备考中级,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备考的时候小编建议考生做好规划时间表,以防两门考试的科目冲突。(二)备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注意两门考试间孰轻孰重的问题,哪门考试在前,哪门考试在后,哪门考试对你目前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哪门又是可以先放一放的,两个考试中科目的相符程度,如果一门科目的内容被另一门科目的内容所包含,那就可以只需看一门科目即可,另一门科目的内容可以简单略过,这就是备考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三)中级考试和注会的差别在哪?最明显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含金量了,注会是国内会计行业中的最顶级的证书,毕竟拿到了这个证书可以拥有中国唯一的签字权啊,这可是其他证书都比不了的这一点;接下来就是难度了,注会考试通过率不高,含金量很高,当然。难度也很高,范围也比较广,知识面比较丰富,各位考生学习起来也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