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是不难的,《税法》中有难度的章节较少,只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四个章节比较难,计算难度偏低,记忆难度也适中,同《会计》和《财务管理成本》相比算是比较简单。注册会计师《税法》特点《税法》的知识点包含了多种税种和税收要素,知识点琐碎,记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税法中虽然没有大量的公式,但也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税法》既要记忆理解相关法条,又要结合运用计算,不像《经济法》偏重记忆,《财务成本管理》偏重运算。注册会计师《税法》备考意见《税法》学习需要进行理解,讲究记忆与计算的结合,《税法》实体税的计算都具有逻辑性,对于计算的部分需要多加练习,文字性的客观题则需要多看才能达到做题的感觉,要经常将梳理学过的知识并进行总结归纳,例如,可以将其归纳为纳税人、纳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征税范围等几大类以此帮助记忆。税法考试只有两个小时,对于答题速度和答题时间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平时在练习时必须将自己限定在两小时内独立完成。做题时,将错题整理出来,认真的思考想到底哪里做错。文字性客观题的错字,需要去书本上找到该部分文字知识点的对应描述的位置,并在下一次做题前翻阅之前做过的错题,遮住答案后重新再算一次,直到全对为止。注册会计师《税法》及其他科目合格率根据往年官方公布的《202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公布》显示,参加专业阶段考试六个科目的考生共有万人取得合格成绩,平均合格率为。《税法》合格率为,剩余其他科目如《会计》合格率为、《审计》为、《财务成本管理》为、《经济法》为、《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
在CPA考试里,《税法》可是涉及记忆考点最多的科目,庞大的记忆量也使不少考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对此,深空网提供几点学习建议给大家,帮助各位提高效率。CPA《税法》考哪些内容?税法科目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税法科目重点税种考查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这五个税种,这五个税种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增值税是考试的重难点,近几年营改增之后税率也一直在变化,要重点关注这方面的变化。税法中这几个税种吃透了,通过考试基本没什么问题。《税法》学习建议1.税法科目是CPA考试中每年变化较大的,考生需要特别关注教材的变化,尤其是新增内容,考到的概率很大。2.可以建立思维导图,理解各税种的逻辑,把税种的特殊处理整理下来,理解记忆,做题强化。3.做题巩固。习题做完学会整理错题集,对于错题反复做,计算题动手计算,只看是行不通的。历年真题是非常好的辅导资料,可以了解近年来的考点,做题思路等。CPA税法可以与哪些科目一起备考?会计+税法要说税法与其他科目的联系,最紧密的还是会计,各种税金的计算,直接关系到会计“应付税金”这科目的总金额,同时还关系到各个费用、所得税、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递延税款等一系列科目的总金额。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学习税法也有利于会计的学习理解。会计中应付税金及附加等等科目都是一笔带过,对很多考生而言都难以理解。此外,会计的大题经常也会出增值税的计算问题,有税法较好的知识也有利于这些大题的得分。如果报考两科的话,建议大家报考这两科最为合适。
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过程中,税法属于比较简单的科目,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过程中顺利通过考试,就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下面我为大家提供注册会计师《税法》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售额×征收率(5%、3%)
扣缴义务人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一、销项
1.销项税=销售额×税率(17%、11%、6%、0%)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小规模)
2.视同销售情形下销售额的确定:
(1)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
(2)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
(3)组税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税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3.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纳税人销售旧货应纳税额增值税=售价÷(1+3%)×2%
4.差额计税
(1)金融商品转让:
销售额=卖出价-买入价
①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三方关系):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车辆购置税
②提供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两方关系):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含本金)-扣除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
(2)建筑服务
①一般计税方式建筑服务: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建筑服务: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费)÷(1+3%)×3%
(3)不动产租赁经营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5%)×5%
【提示】税收优惠:个体户、自然人出租住房应纳税额=租金÷(1+5%)×
(4)房地产企业转让不动产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土地价)÷(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5%)×5%
(5)非房开企业转让不动产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5%)×5%
【提示】一般纳税人转让营改增取得前不动产、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取得的不动产计算应纳税额时销售额为(含税全价-原价)
(6)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简易)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3%)×3%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差额)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1+5%)×5%
5.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关税)÷(1-消费税)×增值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