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考完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分数,很多考生会选择在出考场后进项估分,下面提出了几条会计考试的估分方法,如果实际成绩和自己预估的分差较大,后期是可以进行复核的。
1、估分表格
初级会计考试各试题的分数并不相同,有的题目分值较高,比如不定项选择,也有的题目答错会倒扣分,比如判断题。如果只关注对错,而不将试题分门别类的话,同学们是很难得出客观结论的,建议大家在估分前可以先制作一张表格,将题型题量与分值先罗列清楚,然后再一项一项的计算。
2、参考答案
由于初级会计考试官方并不提供原题和答案,所以建议通过自己和其他考生的回忆,尽量拼凑出自己答过的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非正规渠道上所谓的答案与真题并不可靠,想要准确估分,同学们最好关注一下正规的会计培训机构。
3、成绩查询
无论同学们预测出怎样的结果,最终能决定我们成败的,还是官方发布的成绩。不过按照心理学规律,同学们的估分通常都会低于实际成绩,所以估分状况不太理想的同学现在也不要着急,成绩发表后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当然,如果公布后的成绩与自己预测的相差巨大,同学们也可以要求成绩复查,防止有漏判、漏核的情况出现。
据通知,2021年6月15日前,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上分别公布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成绩。
会计出分后,若与自己预想的差距较大,财政部考试中心会在一段时期内把收到的需要符合成绩的考生名单,进行集中的试卷复查工作,并作出结果通知。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支持成绩复核的,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财政或者考试部门。
(1)携带资料:考生需携带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原件。
(2)受理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具体时间范围各地财政局或者考试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3)试卷复查:考试中心将安排专门人员对相关试卷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各单位改办。
(4)结果通知:复查结果会在受理日期之后一个月左右通知到考生本人。(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财政或者人事部门)。
初级会计考试结束怎么估分: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为60分及格。各科目每类试题每小题得分均在试卷中规定,评分均按试卷及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规定执行。
一、会计证初级简介:
1、会计是一个汉语词语,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及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财务报表。
2、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行为:
1、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2、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三、会计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2、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
建议估分的话比及格分数高个20分左右,这样过的概率会大一些。
初级会计考试考两门科目:《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是考查文字记忆性内容和计算性内容,相对经济法来说难度偏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学习《经济法基础》的奠基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相对较难,有三分之二的分数需要核算,这部分内容出题的灵活性很大,主要测试考生进行会计核算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有可能是整个考试里面的拦路虎。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实务难,考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每年教材变化内容,这部分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测试考生对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基本法规的掌握程度。但由于它在整个初级会计考试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必然要求大家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因此考试时可能难度要加大,虽然教材内容不是很多,但每次考试都使大家感到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