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成本计算题

feion1992024-07-24  3

2/5=股东权益占净经营资产的比重=平均股东权益/平均净经营资产=2000/5000由于 股东权益+净负债=净经营资产所以,净负债占净经营资产的比重=1-股东权益占净经营资产的比重=1-2/5=3/5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2/5=股东权益占净经营资产的比重=平均股东权益/平均净经营资产=2000/5000,由于股东权益+净负债=净经营资产。所以,净负债占净经营资产的比重=1-股东权益占净经营资产的比重=1-2/5=3/5。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约当产量法 4.约当产量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某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完工程度 =(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道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 为了简化核算,在计算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时,按平均完工程度50%计算(考试时根据已知完工程度计算,如果没有,则按50%计算) 单位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注意: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分配,不计算约当产量 材料是随生产过程陆续投入,应按各工序投入的材料成本在全部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2007年单选】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二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定额工时2小时,第二道工序定额工时3小时。期末,甲产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40件,在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20件。作为分配计算在产品加工成本(不含原材料成本)的依据,其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件。 【答案】B 【解析】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2×50%)/(2+3)×100%=20%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为:(2+3×50%)/(2+3)×100%=70% 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20%+20×70%=22(件) 【例12-9】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6.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定额比例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制定了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生产费用可以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用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比例分配。通常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材料费用分配率例题 例题: 某公司D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00个,在产品数量40个;单位产品定额消耗为:材料400千克/个,100工时/个.单位在产品材料定额400千克,工时定额50小时,有关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400000 40000 60000 500000 本月生产成本 960000 600000 900000 2460000 合计 1360000 640000 960000 2960000 要求:按照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及完工产品成本 解析: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在产品定额消耗 400×40=16000 40×50=2000 40×50=2000 完工产品定额消耗 300×400 =120000 300×100 =30000 300×100 =30000 合计 136000 32000 32000 200000 分配率 1360000÷136000 =10 640000÷32000 =20 960000÷32000 =30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 120000×10 =1200000 600000 900000 2700000 在产品实际成本 16000×10=160000 40000 60000 260000 四、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加工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方法: 1.售价法: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分配联合成本。 注:如果联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后才可以销售,则需要对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进行估计,此外,也可以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分配。 2.可变现净值法:按照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分配。 3.实物数量法: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或总重量) (二)副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确定其成本;然后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 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加工成本时,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加工成本,然后确定主产品的加工成本。 【2003年计算题】A公司是一个化工生产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是联产品,本月发生联合生产成本748500元。该公司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生产成本。由于在产品主要是生产装置和管线中的液态原料,数量稳定并且数量不大,在成本计算时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本月的其他有关数据如下: 产品 甲 乙 丙 月初产成品成本(元) 39600 161200 5100 月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千克) 18000 52000 3000 销售量(千克) 650000 325000 150000 生产量(千克) 700000 350000 170000 单独加工成本(元) 1050000 787500 170000 产成品售价(元) 4 6 5 要求: (1)分配本月联合生产成本; (2)确定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答案】本题考查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本题中,给出了单独加工成本,可以视为联产品分离后各存货继续加工的成本,因此,售价减去单独加工成本可以视为可变现净值。 因此,本题应以售价分配联产品成本。 (1)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销售单价×生产量-单独加工成本]=700000×4-1050000=1750000(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销售单价×生产量-单独加工成本)]=350000×6-787500=1312500(元) 丙产品可变现净值=[(销售单价×生产量-单独加工成本)]=170000×5-170000=680000(元) 合计:3742500(元) 甲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748500×1750000/3742500=350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748500×1312500/3742500=262500(元) 丙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748500×680000/3742500=136000(元) (2) 月末甲产成品存货数量=18000+700000-650000=68000(千克) 月末乙产成品存货数量=52000+350000-325000=77000(千克) 月末丙产成品存货数量=3000+170000-150000=23000(千克) 甲产品本月单位生产成本=(350000+1050000)/700000=2(元/千克) 乙产品本月单位生产成本=(262500+787500)/350000=3(元/千克) 丙产品本月单位生产成本=(136000+170000)/170000=(元/千克) 按照先进先出法, 由于本期销售的数量大于期初存货数量,所以月末存货均为本期生产的,其单位成本为本期生产单位成本。所以: 月末甲产成品成本=68000×2=136000(元) 月末乙产成品成本=77000×3=231000(元) 月末丙产成品成本=23000×(元)

题中给出:平均总资产为5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000万元。那净经营资产=总资产-平均金融资产-平均经营负债=5200-100-100=5000净负债=净经营资产-股东权益=5000-2000=3000因此债务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分别是3/5和2/5希望帮助到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8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