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要求5年内考过。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综合阶段没有年限要求。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注会考试是实行的是“6+1”模式。专业阶段考试有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风险战略;综合阶段考试考一门。
专业阶段考试有效期为5年,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内通过六门考试,才能获取专业阶段合格证。综合阶段考试没有年效要求,几年都可以。通过注会综合阶段考试,才能换取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可以考5年,综合阶段没有时间限制。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考6门,考生必须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考完。
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
会计科目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20分钟。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范围:由财政部考委会在发布的考试大纲中确定:《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2021年)》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2021年)》。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有6门考试科目,考生可以一次报考全部考试科目,或者一次报考部分考试科目。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一次过6科难度比较大,往往会选择报考部分的考试科目。
若第一年报名了部分考试科目,而没有参加考试,那么这一年可视为不在“5年期限内”;若报考了部分考试科目,并参加了注会考试,但是未能顺利通过考试,这样的情况,也可视为不在“5年期限内”。
这个“5年内”是从第一年有部分考试科目顺利通过才开始算起的,也就是说,从考试成绩达到60分的合格分数线那一年,才是5年内的“第一年”。
有的考生在第一年报考了经济法,没能考过,之后连续2年没有报名注会考试,到第四年又开始考注会了,那么这第四年可视为5年期限内的“第一年”。即使之前经济法考试成绩作废,也不会有影响到什么,因为经济法的考试成绩本来就没有合格,作废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专业阶段考试时间为5年。考试分为专业阶段6科和综合阶段科,考生可提前通过所有考试科目,早日取得证书,注册会计师每年报考时间是在四月份,报名和考试每年各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战略、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专业阶段考试6科,考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全部科目,只需在连续五年内通过所有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即可,超过时间成绩滚动式作废,单科合格成绩有5年的保留期,考生可在网报系统查询历年合格成绩。很多考生都是在3-4年内通过了所有专业阶段考试,所以考生在报考前合理规划备考科目很重要。通过所有专业阶段考试后才可以参加综合阶段考试,综合阶段考试需考生在同一年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