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试难度来看,中级会计比注册会计师简单很多。但是二者的含金量都是非常高的,考生可以根据二者的区别来选择考哪一个。
1、考试科目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三个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两年通过三科考试即为合格;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经济法》、《税法》、《审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2、职业发展定位不同
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职业价值体现在主办会计、总账会计、财务主管等;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职业价值体现在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财务副总裁等。
3、证书类型不同
注册会计师(CPA)是属于执业资格类的证书;中级会计师是属于职称类证书。
4、考查方向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查的更多的是教材上的内容,相对考查的比较浅,但是注会则不同,注会则是理论与实务并存的。中级会计实务考查的更多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知识,具有一定的单一性,注会的考查面比较广,不仅对会计考查的比较深,而且审计方面考查的也非常的深。
中级会计师含金量较高,在初级会计资格证成为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之后,中级会计职称的行业地位与市场价值也在与日俱增,中级会计职称的含金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高,考下中级会计师证书后可以从事会计主管及以上职业。
拥有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可以在多个城市增加积分落户,在广州,中级会计证书持有者也可增加50分的居住证积分;在上海,取得中级会计职称证,积100分;在杭州,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持有者也可增加60分的居住证积分。这也是中级会计师证书含金量高的一种表现。
注册会计师在中国为最高端的财经类证书,在中国拥有唯一的签字权,并且注册会计师在中国为稀缺型人才,当前国家通过注会考试的人数远远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前景非常好。
行业发展对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增加,中国缺少优秀的财务总监,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性就满足很多企业对财务总监的要求,考下注册会计师以后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有很大的晋升空间。
注会跟中级会计师的区别有:报名条件不同,考试时间不同,成绩合格年限不同,参加考试的科目不同,考试合格标准不同、考试内容不同等等。注会跟中级会计师报名条件的区别注会报名条件1、报名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人员,需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报名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的人员,需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中级会计师报名条件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注会跟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区别1.注会考试时间2023年注册会计师8月25日-8月27日举行专业阶段考试。2.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202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为9月9日至11日,共三个批次。注会跟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的区别1.注会考试科目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部分,一共有七个科目,分别是:《财务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以及《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2.中级会计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一共有三个,具体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注会跟中级会计师成绩合格年限区别1.注会成绩合格年限注会考试中,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2.中级会计师成绩合格年限需要考生在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三个考试科目即可。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区别有:考查方向不同、就业方向不同等。
1、考查方向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考查的更多的是教材上的内容,相对考查的比较浅,但是注会则不同,注会则是理论与实务并存的。中级会计实务考查的更多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知识,具有一定的单一性,注会的考查面比较广,不仅对会计考查的比较深,而且审计方面考查的也非常的深。
2、就业方向不同
中级会计职称更加偏向的是企业的会计岗位,而注册会计师则更多的是偏向审计的岗位。如果你持有的是中级会计证,那你在企业中肯定是倍受重视的,一般拿到中级会计职称,可以升职成为财务经理。拿到注会证书之后,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事务所,只有进入事务所,工作满2年,拿到事务所的证明之后,你才可以申请执业会员,拿到审计报告的签字权。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证书类型不同,中级会计师属于职称类证书,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成绩有效期不同,中级会计师要求2年之内考完三科,注册会计师要求5年之内考完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