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2月——5月
这个阶段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散思维、吸收知识。我是零基础,因此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说是最痛苦的,第一次接收新的知识,务必要做到不留下任何疑问,而且一定要踩到实处,基础要打牢。
比如会计,我没有直接看教材,而是从会计上岗证的知识开始学起,上课的时候不放过老师提到的任何知识,无论和考试有关无关的都搞清楚。我觉得会计的前导课真的很重要,因为审计也好,财管也好,其他几门课程都是以初级会计为基础的。同时,鉴于我个人一直以来都是学文的,最怕财管这种算数的学科,因此我基础班的复习主要以会计、财管为主,审计、税法为辅,其他两门我只是跟着上课的进度,没有很深入地复习。当然,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在基础班阶段,对于会计和财管两门课程,每周上课前,我都会提前听完网校课程当作预习,课后还会再复习一遍书本。对于税法和审计这两门课程,我采取的是课后整理框架做笔记的方法。总的来说,这个阶段主要还是立足于书本,以搞懂例题和书本理论知识为主。
2、习题:6月——8月
复习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建立理论框架,二是把各个知识点填充到框架中,就在这两阶段反复琢磨背诵。注册会计师虽是行业内最高水平的考试,但是考生能达到的水平是有限的。而行业内对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就出现了难度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考试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掌握牢,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3、思考比死背重要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首先我觉得CPA再怎么难,终归都是一门考试,只要是考试固然就有它的出题套路,因此我觉得在做习题的时候也应该有所侧重。对于会计、财管而言,不应该求难求异,与重点例题挂钩的习题其实在轻松过关1中经常重复,应该通过做题把握出题的思路,而不是一味纠结结果的对错。在这一阶段,我也开始了经济法与战略的学习。我没有在每个章节均匀用力,只是抓重点章节,因为我觉得对于这两门学科而言,如果掌握了重点章节,把大题的出题点覆盖百分之八十,再加上选择题,应该就可以了。
4、强化:9月
这个阶段是将之前所学知识提炼出重点并串联起来的过程。我个人觉得强化班,就是一个由学习转变为应试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不是关键,产出才是。这个阶段我也做了大量的笔记,我个人觉得框架化是最好的应试方法。
举个例子,比如财管中有一道题是已知可比公司β权益,求目标企业加权资本成本。在习题班理解了解题的原理之后,强化班阶段,这道题在我脑海中就是这样一道流程:β权益→β资产→β权益→平均资本成本,再碰到类似题目,我就想一遍这个流程我就当自己做完了。
不单是一道题目,一本书,一个章节其实都是可以框架化的。这样才算真正吃透一本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与做题速度。因为在考场上,人一紧张就会忘记思考,如果对于解题思路或者书本知识结构形成框架,考试的时候基本靠条件反射就够了。当然,这都建立在基础班全面复习,习题班已经亲手做过题目的基础上。
5、冲刺:10月
最后这个阶段主要是模拟考试环境和押题了,这时候就看出培训班和网校的重要了。最后六套题还是要做的,不过没必要全部做完,重点是要创造一个和考试一样的环境。要掐着时间做,注意时间的分配,不要看答案,逼自己就算不会也要写上去一些相关的东西。要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另外,核对整理答案的过程和做题一样重要,因为我觉得这六套题会反映很多考试的信息,无论是从出题点的选择还是命题思路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当然,这个阶段更重要的还是心态的调整,相信凭着之前几个阶段的学习,60分还是拿得到的,这种笃定应该有。
以上回答来自理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pa会计推荐老师如下:‘
1、郭建华老师
老师介绍“会”言“会”语,逢“郭”必过。高校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职称、资产评估师考前辅导专家,“梦想成真”辅导丛书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经典题解》、注册会计师《会计应试指南》《会计最后冲刺8套模拟试卷》主编。
2、张敬富
基础差,但时间比较多的小伙伴,可以选张敬富(讲的会全面一些,也会通俗一些),课程有146小时,每天3小时学习,1小时做题,大概基础阶段要学2个月(部分章节一次听不懂,耗时多一点)。张老师上课深入浅出,自己编了很多方便理解段子。
3、张志凤
基础好,时间少的小伙伴,可以学张志凤(讲的会深入一些,对基础差的不友好,很多推荐张志凤的都是有中级会计基础的考生),课程有115小时,每天3小时学习,1小时做题,大概基础班要学40天。
张志凤老师是会计业的泰山北斗,张老师对每个知识点的原理把握精准、理解透彻,知识点讲得很全面,属于高于考试的一种教学风格,听他的课能掌握会计的真谛,不过不适合零基础学员,零基础学员可以直接放弃!
4、慕容仙
想及格过线,0基础的小伙伴,可以跟完仙姐的会计入门课后,再跟我们的基础阶段课程。我们主要针对0基础,目标是应试,所以讲的会通俗,基础章节和重难点章节分开,重难点章节除了课程还配套经典题目的讲解,解决做题障碍,这样效率就更高,针对0基础的针对性就更强,保证在第一轮最难点章节的学习效果!
5、王颖
备考时间比较多,可以学王颖(讲的会很全面,还有各税种的古今中外历史,听起来很有意思),课程有116小时,每天3小时学习,1小时做题,大概基础阶段要学一个半月。
’
2021年CPA备考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中,由于CPA考试各科目比较多且有一定难度,先备考哪一科成为了考生最头疼的事情,对此深空网提供几点建议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一、会计会计是整个注会的基础性科目,所以肯定是要首先学习会计的。并且会计与各个科目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将会计学好,对之后科目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备考6科的时候会计肯定是首选!虽然是最基础的科目,但是会计的难度却是不容小觑的,其中专业术语较多,并且各个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对于基础不好的考生,难度是非常大的。二、会计、审计结合学习在学习会计的途中,如果时间可以的话是可以展开学习审计的,会计与审计的联系是非常深的。有会计的基础,审计才可以学习好!如果不学习会计,单单学习审计的话,是很有难度的,审计的考查方向偏向实务的方向,多了解一些案例对于学习审计是非常有好处的!三、税法在学习会计的时候,税法也是可以展开的,但是税法所用的时间不宜过多,要先把主精力放在会计上,会计的难度比较大,花费的时间要多,先把会计的所得税章节学习完,税法的所得税章节几乎全部是会计的知识点!四、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以及经济法在6科中,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以及经济法这三科,知识点的独立性非常的高。财管与战略之前是同一个科目,所以在学习的思维上是很相似的,但是学习方法上又有不同,战略与经济法的学习方法相似,前期一定要理解,在后期的时候背诵是重头戏。但是财管是以公式为主的,熟练的运用公式,是学习财管的精髓!
报个合适的班,跟着学,多做题,保证有效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