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大家分享了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的复习备考方法。《注会考生如何一次性过《会计》、《审计》和《财管》三门考试科目?》(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今天我们趁热打铁,继续分享剩余的三门课程《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复习备考方法。希望对大家后面的复习有所帮助。1《税法》《税法》给考生的感觉是不是“一个头两个大”?18个税种是不是都要雨露均沾?当然不是,反而是需要分清主次,重点突围。大家不妨先着手复习增值税。增值税的模块在整个《税法》里蛮重要的。在过去的10年里,每年平均分值约为20分。在复习完增值税之后,可以按照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税种以及税法概述的顺序依次进行备考。如何将庞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归纳并记忆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知识框架”或者“表格”归纳记忆。这样就可以方便记忆。打个比方,可以将相同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表格”归纳记忆。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条理清晰,结构规整;还可以加深对易混易错知识点的对比记忆,印象尤为深刻。以资源税为例,资源税的税率适用对象各不相同。20%的减征比例适用对象是哪个?30%的减征比例适用对象又是哪个?下面通过表格进行梳理,一下子就会清晰多了。2《经济法》《经济法》的复习方向,怎一个“全”字了得。复习注会的《经济法》就得全面复习,不留知识盲点。将知识点“一窝端”。但是不要死记硬背,重在理解。但是也不要深挖,将自己逼进“死胡同里”,学“偏”了。毕竟不是司法考试,要把握好学习的“度”,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复习初期以理解记忆为主,备考后期可以适当有针对性地记忆某些薄弱的考点和重要考点;逐一补齐知识短板。对于某些模块,是历年考场上的“宠儿”,备考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容易在出大题的知识点包括:《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以及《物权法》、《合同法》等。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框架”是搭配《战略》学习的必备良品。尝试自己制作知识框架,或者直接拿“现成”的都可以。目的是梳理考点,加深记忆。毕竟《战略》的“理论”是关键。按照考试题型复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客观题的分值为45分。主要是涉及的知识全面,需要把握细节。隐藏在教材中“犄角旮旯”的知识点复习时要多留心眼。主观题的部分占到55分。主观题题干有些长,做题时掌握阅读方法是必须的。先阅读问题,再看题干。即尝试先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去案例摘要中寻找考点,最后综合分析。可以在考场上节省不少做题时间。希望以上内容对于大家备考注会考试会有所帮助。
注册会计师一次考三门这样备考:1、分配好每科的备考时间,制定好可行的备考计划并严格执行。2、在复习时要注重历年真题,可以作为教材和模拟题的测试,这样也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3、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做一些机考试题来提高自己计算能力。注册会计师多少分合格?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共有六个考试科目,合格标准分别是会计60分、财管60分、审计60分、战略60分、经济法和税法60分。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中,每科考试的总分为50分,两科合起来60分为合格分数,意味考试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专业阶段考试题型主要分为三类(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暂未公布,考生可先参考2022年考试题型。):(一)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二)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三)综合题、案例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的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注会考试科目特点会计会计是注会6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在注会考试中相对较难的科目。会计考试要求大家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此外为会计内容综合性较强,考试比较重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以及职业判断能力,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解运用。审计审计科目的内容晦涩难懂,非常抽象,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审计主要讲的是实际审计业务的流程,做过审计工作的考生学习起来会相对轻松些。没有审计经验的考生,在学习的时候要理解记忆,培养全局观,把审计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是财管的特点。财管不仅包括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还涉及到了资本结构、投资分析、筹资融资方式、期权理论及应用。考生在备考中要善于总结公式,多做经典题,反复练习,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科目,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涵盖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对考生的知识体系全面性要求较高。考生应将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为前提来学习。税法税法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且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税法内容考查内容比较全面,既考核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又对考生的理解和运用提出要求。所以需要考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全面掌握知识点,把握重要知识点。经济法经济法的重点相对突出,主要集中在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物权法、破产法、票据等章节。经济法的应用性较强,考试时更多的需要我们去分析案例,所以我们在学习时也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学会分析案例,熟悉做题步骤。
2020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将在10月11日和10月17日、18日举行。掐指一算,现在距离10月份貌似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时间还是过得蛮快的,晃晃悠悠,一眨眼就到10月份了。因此,不要再拖延了。复习就得从这一刻开始!事不宜迟,今天就为大家唠唠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中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的复习方法。以下复习方法只是个人的一得之见,仅供大家参考,不喜勿喷。01一.《会计》如果要问在座的各位CPA考生,专业阶段哪门考试科目最折磨人?想必大部分人对将手中“神圣的一票”投向《会计》。《会计》虽难,但是要想通过考试必须要将其拿下。如何“迎难而上”呢?《会计》的复习讲究“整体战略”。而这个“战略”最好拆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地将考试教材、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掌握。不然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1听课或看教材听课还是看教材,主要看个人。哪种方式适合自己,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就选择哪种方式。不过这个过程要进行三遍。(这因人而异,如果天赋异禀,可以酌量减少)这里可以不用一股脑刷三遍的。可以先过两遍,而后再作查漏补缺。这个过程是打基础的阶段,在庞杂的知识面前,需要捋顺思路,搭建知识框架。目的是方便日后的学习。2做题巩固听完每一节的课或者看完每一章教材,最好做相关的题目“趁热打铁”巩固所学知识。3消化错题,补齐短板对于错题,要复盘。遇到薄弱的环节就要回头听课或者看书,补齐短板。这就是“步骤一”说的先刷两遍,再有针对性地过一遍。4真题模拟完成前面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通过真题进行模拟。以下是《会计》各个章节的重难点(仅供参考,只是让大家复习“有的放矢”而已。最好是全面复习,那是因为每个章节都可以出题!)02《审计》《审计》的特点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为什么呢?因为《审计》教材内容有566页,并且全部是文字!这个时候又应该“见招拆招”呢?突破口就是:采用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化繁为简,将密密麻麻的文字,转化为结构清晰,一目了然的导图与框架。这时候可以直接拿别人归纳总结好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过最好还是自己画一遍,为了更好地记忆与理解。不要在乎外在形式,就算是“灵魂画手”也没有任何问题。反正是自己复习的,自己看明白就行。例如:03《财务管理》提到注会专业阶段考试中的《财务管理》,不少注会考生会回想起“被计算支配”的恐惧。在备考阶段的考生要明白一点:《财务管理》虽然以计算为主,但是要求的不是“死算”或者“硬算”,复习时就要克服计算的恐惧。每道财管题目都有“破题点”,即理解公式的含义、适用条件等。记住公式是首要条件,不然你无从解题;但是“活用”公式是核心要点,是能否顺利解题拿分走人的关键。比如,采用“剩余流量法”确定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如何理解该公式呢?对该公式进行拆解。“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可以得到的是“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可以得到的是“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可以得到的是实体现金流量。最后,平时做题不要“眼高手低”:光看答案解析,不亲自下笔做题目。这样只是“掩耳盗铃”而已,因为不去实践,是不会知道实际解题过程遇到的问题,自己的短板在哪的。换而言之,没有起到提分,补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