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了初级会计证书的很多考生都在备考注会了,毕竟毕业后就能考注会了,作为国内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有哪位会计行业的人儿会拒绝呢?那考完注会后考中级有优势吗?接下来一起看看吧。(一)考完注会再考中级有优势吗?矛盾具有多样性,每件事物都有两面甚至多面,考完注会后考中级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呢?:1、思路会比较开阔,注会的难度是比中级要高很多的,如果已经通过了注会考试,那在备考中级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能考虑到很多方面,思维也会比较发散;2、因为通过了注会考试,也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注会的知识层面比较深,备考中级的时候,会让人不觉陷入问题复杂化的境地里,可能一个问题很容易就能解答了,但因为思考太复杂,而错过了答案,这也是一个弊端。(二)考完中级再考注会还是考完注会再考中级?很多人都容易纠结这个问题,到底是先考什么呢?对自身的发展比较好呢?小编建议,如果你毕业出来后想进入事务所实习工作,那还是需要考注会比较好的,目标在那,咱们自身的硬件条件也要跟上啊,如果是打算先在企业公司工作,其实也可以考注会的,毕竟考中级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很多会计人对于注会的直观印象是望尘莫及的,刚毕业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考注会,都是一步一步来,那就需要在工作中积攒经验了,经验积攒到一定程度,你对自己所处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到时候就可以考中级的同时备考注会了,没有自信的时候,就需要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加持去充实自己,使自己自信起来,不管是先考注会还是先考初级,都必须要认真备考,在备考的同时积攒行业经验。
通过注会后,考生应当检查自己是否符合中级会计考试的报考条件,再前往报考。中级会计考试报名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热爱会计工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具备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注册会计师报中级需要满足中级报考条件: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或者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考过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就业 虽然中级会计职称也非常重要,但考过注会后也可以直接就业,而且就业的方向非常广泛,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四大、八大等)、金融机构、500强等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等,政府机关等。 中级与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互认互免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注会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同或相近科目互认互免措施,让学员不必多次考试,减少考试负担。 也就是说中级会计师的会计科目与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可互认互免,即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