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的数据显示,2021年综合阶段考试合格率为,专业阶段考试合格率为。那么2022年的注会考试通过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注会考试通过率的计算公式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用公式表示:通过率=通过人数/实际出考人数*100%。在这个公式中,“通过人数”为考试成绩6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实际报考人数”为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即使报考人数再多,只将参加考试的人数计算在内。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的原因1、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多,周期长。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必须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通过注册会计师全科考试也需要两年时间。此外注册会计师各科目的难度也不低。由于准备时间不足等原因,大多数非脱产考生需要3-4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通过注会的考试。2、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率低。多年来,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单项考试合格率未超过20%。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只有少数为考试付出足够努力的考生才能笑到最后。3、注册会计师的知识每年都在变化。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经济政策调整,包括经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都及时反映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例如,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调整将直接影响注会的考试内容。注会考试前要做的准备1、提前练习。对于不精通电脑打字的考生来说,提前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考生们都希望在考场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所以不能让打字速度成为一种阻碍。考生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思考和计算,而不是打字。因此,虽然距离考试开始还有很长的时间,但要多做打字练习,以提高打字的速度和准确性。2、准备演算笔。考生可以携带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铅笔、尺子和其他文具进入考场座位。虽然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模式,但考生必须进行数字化操作,然后用圆珠笔记录部分检查过程,这将比在计算机上记录更快、更方便。3、准备计算器。提前购买好符合要求的计算器,根据报名简章中的规定:考生可以携带不具备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进入考场参加报名考试,并服从考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排。因此,考生可以提前选择符合规定的计算器。为了以防万一,考生还需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系统提供的计算器的使用。
cpa专业阶段考试每科的通过率为20%-30%左右,综合阶段考试通过率为70%左右。cpa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集中在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上。CPA考试每年度的各科目难度、考点内容都有一定的调整,所以每年通过率会出现一定的起伏,但不大。影响cpa考试通过率的因素1、备考不充分打酱油行为:有这样一群考生,他们虽然书只学到了第一章,但本着“名都报了,还是去现场看套试题吧”的理念,出现在了考场。虽说最后出考的同学都应该受到鼓励,但是纯裸考打酱油的行为倒也没有必要。复习不扎实:绝大多数的注会考生都是在职人员,顶着每天工作的压力,能挤出时间复习确实不易,因此,复习时间短、知识掌握度不足也是导致大家考场失利的一大原因。2、考试人数增长快注会考试通过率=合格人数/出考人数,作为分母基数的出考人数的不断增加,才会导致考试通过率的下降。3、试题难度控制作为财会行业含金量高且具有签字权的高配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考试也有自己的“偶像包袱”,想轻轻松松通过那是不可能的,中注协也会通过试卷出题对每年CPA考试通过率进行一定的控制。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详细介绍1、《会计》。6个科目中基础性的科目,同时它也是理解性的科目,第一次报考注册会计师,建议先选择这个科目。2、《审计》。考试难度较大,如果考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专业基础,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3、《财务成本管理》。这个科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一般会有计算分析题,且所占的分值较多。4、《经济法》。经济法是复习门槛较低的一个科目,只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就能学习,建议考生结合案例来记忆和理解,这样一来效率更高。5、《税法》。重点是税法中的实体法,在备考和学习的时候,不少考生会混淆各个税种之间的小知识点。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考试科目的难度并不大,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多,考生要争取一次性通过。7、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二:综合阶段的考试只有主观题,大多是案例分析题,考生需要多做真题和习题,从而学会找到资料中的关键点,准确的做出分析。cpa考试备考技巧1、越早备考通关机会越大基础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备考期,由于报考注会的考生基础各不相同,基础较差的考生越早备考就越能弥补和其他考生的差距。2、合理进行科目搭配备考这一步其实早在预习阶段就强调过它的重要性,大家在cpa报名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时间,决定报考科目的数量,然后根据各科的特点决定报考科目的搭配方案。就比如说《会计》这科难度比较大,偏重于理解,所需的学习时间较长。而《税法》这科的难度相对会计来说简单一些,和会计的关联度还很高,比较适合搭配在一起学习,能够起到相互辅助的效果。
根据中注协发布的数据显示,CPA考试通过率平均在25%~30左右,而奇怪的是,非专业类考生居然比会计专业考生通过率要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备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我们来看看吧。一、专业类考生报名人数较多据统计,CPA考试一共有万人报名参加CPA考试,其中会计审计类考生就占了,超过万人。而且会计审计类考生的出考率也比非财会考生的出考率高,这也就意味着,在的万考生中,最终上了考场的会计审计类考生有28万人,而非财经类考生只有万人。在水平悬殊不大的情况下,基数越大,失败的概率就会越大,所以会计审计类考生的通过率也就越低。二、专业考生报考科目多一般来讲选择1年6科或者是3科以上的都是会计审计类考生,而非财经类考生可能1年只选择1—2科。所以在时间分配上,相比较非财经考生,会计审计类考生的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导致每一科都复习的差不多,但是又都不精,通过率自然要打折扣。注册会计师备考注意事项专业考生首先时间上,至少要给自己每科留出300小时以上的时间,保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学精学透彻,每道题目都上手过一遍,毕竟知识点看一遍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会做了,会做了不等于记住了,记住了不等于会举一反三了,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落实。其次就是科目选择,我们是建议会计审计专业考生一次报考3科及以上,但前提是自己的可利用时间满足这些科目所需的时间,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复习效率,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复习效果。非专业考生首先是基础一定要打扎实。CPA整体难度比较大,知识比较繁杂,再加上教材编的又比较枯燥难懂,基础不打扎实的话后期就像听天书一样,还没到打印准考证就已经选择了放弃。所以基础阶段一定要留出3个月左右的时间,跟着老师的节奏先慢慢过一遍课程。其次是建立最基本的会计理论基础,这个是在打基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CPA六科的知识点几乎都是建立在会计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考生先备考会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