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理论

feion1992024-07-24  2

一、权衡理论

在下面的表格中概括了权衡理论的主要知识点。在这个理论中,大家主要关注的是财务困境成本,这也是该理论的主要特点。

权衡理论

含义

所谓权衡理论就是强调在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最佳资本结构。

观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债务比率:债务抵税收益的边际价值等于增加的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表达式

VL=VU+PV(利息抵税)-PV(财务困境成本)

二、代理理论

在代理理论中,除了需要考虑财务困境成本之外,在此最有特点的是考虑了债务的代理成本与代理收益。建议大家把下面的这个公式记住。

代理理论

VL=VU+PV(利息抵税)-PV(财务困境成本)-PV(债务的代理成本)+PV(债务的代理收益)

三、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在考虑融资成本的时候,不同来源的融资优先顺序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内源融资方便快捷,费用低甚至零费用,应优先考虑;而外源融资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从外源融资看,根据融资的成本费用和难易程度,第二级的优先顺序可确定为债务融资、可转债融资和股权融资等。

通过上述三种理论,大家可能发现它们侧重点不同,但是都关注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目标。如果想专门进行注会高频考点的复习,可以利用电子书中的同步练习题进行查漏补缺,一方面可以验证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对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

CPA财管是六科中比较难的科目,与会计、审计并称注会考试“三座大山”,这是针对教材而言的,具体到考试上,难度没有那么大,这三座大山可以看做纸老虎,尤其审计,考试很多都是常理思维即可作答。审计不是今天的话题,就单说财管这一科,你可以这么学一、整体了解教材,战略上藐视财管变化非常小,因此每年考点固定,基本无变化,考试有章法可循,重要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板块:1、现金流量(贯穿于整本书,估值、资金成本等都要使用)2、估值(股票估值、债券估值、企业价值评估、项目决策)3、投融资(资金成本、资金收益)4、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分析等)期权等虽然难度较大,但从考试角度讲,不是很必要。二、选好资料,事半功倍教材时必须的,但我不建议你吭教材。整本教材五六百页,对于很多初学者很难抓住重点,建议使用《晨阳锦囊笔记》,财管被精简提炼为60页,考点、重点全部通过总结、归纳、图标、口诀的形式呈现,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和经历,事半功倍。然后建议你做些题,但做题不建议题海,错题多做即可持之以恒,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保障(明天4小时)即可通关

1、注会《财管》备考顺序七步走,多做例题易避坑!

学习顺序与原有章节顺序稍微有所改变,财管虽然难,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财管》主观题的考点分布相对集中。财务分析与财务预测、资本预算、本量利分析、产品成本计算等几乎属于年年必考的考点。所以第三、第四和第五、第六部分的学习一定要细致,必要时多做例题来加深印象。

2、财管考点全掌握,轻松应战考试!

虽然《财管》难,但是考生依然要迎难而上,搞清楚考试考什么,学习有了方向,对症下药,让我们轻松应考!

温馨提示

因为注会考试都是采用机考的方式,首先就是练习打字,提升打字的速度。平时练习多使用机考模拟,提前熟悉机考环境。

另外就是提升解题的速度,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备考的时候,多做题,了解出题的套路,减少考场上的思考时间,提升答题效率!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确很难,尤其是像财管、会计、审计几科,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很重要,考生平时备考放松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些过来人的备考经验,减少走弯路,高效备考!

1、必要报酬率、期望报酬率和实际报酬率 必要报酬率:是指准确反映期望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的报酬。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人们愿意进行投资(购买资产)所必须赚得的最低报酬率。估计这一报酬率和一个重要方法是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概念上:必要报酬率是同等风险的其他备选方案的报酬率。如同等风险的金融证券。期望报酬率:是指你若投资,估计所能赚得的报酬率。换言之,期望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报酬率。当净现值为零时,预计投资能赚得与其风险水平相应的报酬率。困此,当净现值为零时,期望报酬率等到于必要报酬率。实际报酬率:是在特定时期实际赚得的报酬率。理解这是实际结果,是投资决策之真实所得很重要。你不能让时光倒流,去改变实际报酬率。你只能据此作出新的决策。由于在完善资本市场中,所有投资的净现值都为零,所有价格都为公平市价。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期望赚得与其所承担风险相应的报酬率。因而期望报酬率与必要报酬率总是相等。但由于有风险,投资结果很少与期望值相同。事实上,认识风险的方法之一就是考虑投资结果与期值如何不同。两者的差异越大,风险越大,反之亦然。标准差就是方差的平方根。协方差衡量两个随机变量如何共同变化,即它们之间的互动性。协方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正的协方差表明,当一个随机变量出现大于平均值的值时,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值也会大于均值。负的协方差正相反,一个出现大于均值的值,与之相反,另一个则会出现小于均值的值。协方差为零,表明把两者的结果简单配对并不能揭示出什么固定模式。两个变量:X、Y,其: 协方差=∑(变量X-期望值)(变量Y-期望值)*相应概率 两变量XY的相关系数为: 相关系数=协方差/(X的标准差*Y的标准差)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是投资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 若两种证券:X,其概率为p1,证券Y,其概率为p2,相关系数为C 可将X*p1设为A,将Y*p2设为B 其方差=A*A+2ABC+B*B 其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若三种证券给合:: 证券A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为a 证券B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为b 证券C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为c 设证券AB的相关系数为K1 设证券AC的相关系数为K2 设证券BC的相关系数为K3 组合方差=a*a+b*b+c*c+2abk1+2ack2+2bck3 标准差为方差的平方根 如果是四个证券组合的标准差,则利用: (a+b+c+d)*(a+b+c+d)数学公式,方差既为: =a*a+b*b+c*c+d*d+2ab+2ac+2ad+2bc+2bd+2cd 只是在2ab、2ac、2ad、2bc、2bd、2cd后面乘上相关系数。 方法二: 利用与市场组合中的相关性计算:(P134) B=COV(Kj,Km)/σm2 =协方差/市场组合方差 B=rjm*σj*σm/σm =相关系数*该证券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 方法三: 用类比法进行调整(P166) 知道一家公司的B资产或B权益调整为本公司的B资产或B权益 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 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6、可持续增长率的理解(个人观点)可以概括为一个概念、两个公式、五个假设、五个等于、基期事项、四点变化。 一个概念: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比率。 经营效率:指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 财务政策:指资产负债率和留存收益率 两个公式: 公式一: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增加额/基期销售额 =(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率 =(净利润*留存收益率)/期初股东权益 =期初权益资本净利率*本期收益留存率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收益留存率 除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中的期初权益外,余皆是期末数 公式二: 可持续增长率=权益净利率*留存收益率/(1-权益净利率*留存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 五个假设: (1)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支付率一个目标支付率,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3)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发售新股,增加债务是其的外部筹资来源; (4)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负债的利息; (5)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的水平。 在五个假设条件成立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等于可持续增长率。 五个等于: 在可持续增长率条件下,五个假设成立,则有五个等于: 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股利增长率(或留存收益增长率) (见教材P78页图3-2) 基期事项: 可持续增长率,是基于基期的水平,预测下年度的销售增长率,所以,无论是采用哪个公式,公式中的有关数据均指基期数。即站在基期的角度预测报告期的销售增长率。 四点变化: 第一、在保持基期经营效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负债率不变,并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公式二在已知可持续增长率的情况下,计算股利支付率即留存收益率。 第二、在保持基期的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资产负债率、留存收益率)不变,并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公式二在已知可持续增长率的情况下,计算销售净利率。 第三、外部筹集债务资金,即资产负债率发生变化,根据公式二计算出的权益乘数(进而可计算出资产负债率)仅为新增销售额部分的资产负债率而非全部资产的资产负债率,因此,还要根据: 资产负债率=(负债+新增负债)/(资产+新增资产) 将其换算为全部资产的资产负债率。 第四、外部筹集股权资金,不符合可持续增长率第(3)个假设条件,即不能用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计算。只能根据: 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计算外部股权融资额7、现金营运指数中营运资本净变动:资产类: 存货、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经营性应收 上述项目与现金反方向增减,即上述项目增加,现金减少,上述项目减少,现金增加。 因为现金也是资产类科目,同类科目有增必有减。 负债类: 经营性应付项目、递延税款贷项、预提费用、增值税 上述项目与现金同方向增减,即上述项目增加现金增加,上述项目减少现金减少。 因为现金是资产类科目,不同类科目同增同减。 根据资产类和负债类各项计算出现金的具体增减情况。如果现金增加,则营运资本减少,如果现金减少则营运资本增加。 如: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80万元,存货减少165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20万元,计算营运资本变动。 经营性应收项目与存货同属资产类科目,他们减少则现金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属负债类科目,负债减少,现金也减少 营运资本变动=80+165-20=225万元(现金增加225万元)即营运资本减少225万元。 在计算经营现金净流量时要将减少的营运资本加回, 即: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225 其实,简单记忆就是现金增加了就加上,现金减少了就减去。8、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必要报酬率等于债券利率时,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如果必要报酬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价值就低于面值,如果必要报酬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对于所有类型的债券估价,都必须遵循这一原理。9、债券价值与到期时间:债券价值不仅受必要报酬率的影响,而且受债券到期时间的影响。债券的到期时间,是指当前日到债券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随着时间的延续,债券到期时间逐渐缩短,至到期日时该间隔为零。 假设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P108 在必要报酬率一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它高于或低于票面利率,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间的缩短逐渐向债券面值*近,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债券面值。 A、当必要报酬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低于面值??折价),随着时间向到期日*近。债券价值逐渐提高,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B、当必要报酬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等于面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票面利率。 C、当必要报酬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高于面值??溢价),随着时间向到期日*近。债券价值逐渐下降,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D、在必要报酬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到期时间的缩短对债券价值没有影响。 E、当必要报酬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 F、如果必要报酬率在债券发行后发生变动,债券价值也会因此而变动。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必要报酬率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债券价值对必要报酬率特定变化的反映越来越不灵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8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