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用的现金流量表应区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即实体现金流量)、金融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金融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和金融市场投资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金融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而从经营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的去向分析,它被用于债务融资活动和权益融资活动,即被用于金融活动经营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金融现金流量
可能你想说“融资的现金流量=净经营资产的净增加”
是同一项目,之所以先加是因为折旧与摊销属于未付现成本,净利润要加上未付现成本才能构成毛流量。然后公式2,毛流量减掉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说白了就是减掉流动资产净投资,然后构成净流量。最后公式3,净流量再减掉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假设没有无形资产,那么就是指固定资产总投资,购置固定资产当然构成现金流出,所以要减掉。注意,暂时假设没有无形资产(我更好写说明,不过即使有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也是一样的。)公式里面,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里面的“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实际上 =固定资产期末价值-固定资产期初价值=(固定资产期初价值+本期购置的新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期初价值=本期购置的新固定资产-折旧,本期购置的新固定资产就是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说到这里你该明白为什么要加上折旧摊销了吧?就只是把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分解成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而已,纯粹的小学生数学问题。也就是说,虽然折旧与摊销是同一项目先加后减,但实际上它们指的是不同的事情。
有问题吗?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