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考试只有两门考试科目,都为必考科目,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侧重于实际操作与数据处理方法,涉及了计算题和会计分录,其试题主要测试考生进行会计核算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经济法基础》科目比较侧重于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其试题主要测试考生对于会计核算相关的基本法规的掌握程度。初级会计考试报考条件1、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4、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初级会计考试方式与时间要求初级会计考试实行闭卷、无纸化的考试方式,即机考。考生需在计算机终端上进行试题的获取与作答,最后提交答题结果,应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门科目连续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不得混用,考生需合理安排考试答题时间。初级会计考试注意事项1、考试开始前30分钟,考生需凭本人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香港、澳门、台湾籍考生凭有效身份证明)进入考场,在完成电子签到并按监考人员指定的位置入座后,将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放置在桌面右上角。2、考试开始30分钟后,没有签到的考生即被视为缺考,考试系统也不再接受考生的登录,考试时间以考试系统计时器为准。3、考试开始90分钟后,考生才能交卷离开考场。
第一次参加初级职称考试的考生们首先去学习该科目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只有在一年内通过两科方能获得初级会计师证书。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类似一种语言,既需要懂得理论,又需要逐步积累。在学清楚理论的基础之上以理解的角度去学习后面的财务会计会比较容易接受。而财务会计实务部分内容较多,处理方式各自不同,所以对于初学会计的同学来说这是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要不断的去积累去理解去巩固方能学通,因此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融汇贯通。而经济法基础学科内容特点是比较零散,在掌握的基础原理的前提下更多需要的是知识点的识记,偶尔涉及到的运算也比较简单,相对来说不需要过多的去理解。
初级会计需要学的课程内容如下:
初级会计职称学习《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这两个部分的知识和内容。前者为基础理论,侧重于记忆性的内容,可以理解性记忆,后者为专业科目,侧重于学术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合理安排。
经济法基础:该科目属于综合性科目,涉及到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有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例如经济法规章制度、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
初级会计实务:专业性和实际应用性比较强,这60%的知识点和内容属于数据核算的知识点,有许多需要考生熟记的数学公式。其中也会涉及到有关无财务报表的制作、税率计算、产品成本计算等等。
初级会计考试的学习技巧:
经济法基础:基础理论和基础内容比较多,建议通过理解记忆、关键词记忆以及诗歌记忆的方法,熟记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初级会计实务:考虑到这个科目的专业性比较强,专业公式的记忆可以通过理解记忆和联想记忆的方法去完成。实际性的应用还是需要考生反复的去做练习题。建议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做一个章节的练习题,随时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