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一般先考哪几门科目

feion1992024-07-24  1

注册会计师考试先学《会计》以及《审计》这两个科目,因为《会计》科目是整个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基础科目,该科目的学习可以为其他几门奠定一定的基础。《审计》这一个科目围绕会计展开,和会计科目相似度很高,所以考生可以把这两个科目放在一起优先学习。注册会计师考试介绍注册会计师考试是由全国统一在每年八月份组织的考试,具备国家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均可报名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专业阶段部分,专业阶段六个科目全部通过后即可报名综合阶段部分的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其中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以及《税法》一共六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只有一个科目,试卷分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专业阶段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综合阶段考试的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合格标准专业阶段各科目成绩合格分数线60分,100分为满分。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电子证书颁发给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人员;综合阶段考试合格分数为两卷合计60分,单卷满分成绩为50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书颁发给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

注会一般先考科目如下:

《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这三门建议先考,但不注意不要同时报考这三门。注会考试一共专业和综合两个阶段考7门,要求考生在5年内通过专业阶段6门考试之后,才能继续报考综合阶段的一门科目。

相对于《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小三门来说,更建议先考《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大三门。

《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大三门的考试难度是相当大的,一直是考生心中的“三座大山”,《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通过率更是在很多年份都低于20%,难度相当大。

注册会计师

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

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cpa一般先考:会计+审计+税法比较好。

一、一年内通过

计划一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考试科目,就没有什么报考顺序而言了。就时间的分配要特别注意,六科的学习时间要求为:会计400小时,审计财管350小时,经济法税法战略300小时。考生要根据各科需要花费的时间合理进行安排,制定计划进行有效备考。

二、两年内通过

方案一: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第二年:审计、战略。

方案二: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第二年:财管、公司战略、经济法。

方案三:第一年:会计、审计、财管、公司战略;第二年:税法、经济法。

提供三种方案供大家选择,因为会计可以说是注会考试的基础,会计如果可以成功通过,能够提升备考的信心,所以每种方案都将会计作为了第一顺序,方案一和方案三侧重的是理解和背诵相结合,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了第一年的报考上,这样做更能促使大家积极备考。

三、三年内通过

方案一:第一年:会计、税法,第二年:审计、经济法,第三年:财管、战略。

方案二:第一年:会计、审计,第二年:财管、战略,第三年:经济法、税法。

方案三: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是审计、战略,第三年:财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78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