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财会领域,注册会计师是公认难度最高的资格考试,而在注册会计师六科的考试中,最难的是《会计》,那么其考试题型和分值如何呢?注会《会计》科目题型及其分值1、单选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2、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3、计算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计算题最高得分为25分;4、综合题2题,每题36分。会计的考试时间为两小时,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机考的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注会《会计》科目考试内容1、会计基本原理,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循环、会计方法、应用复式记账记录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运用原则、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编制方法等;2、交易或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包括对相关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运用,以及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3、特定环境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在特定环境下对交易或事项实质的判断、作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运用,并进行具体会计处理;4、财务报告编制,包括根据交易或事项处理结果,编制财务报告;5、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包括合并范围判断、内部交易抵销、合并程序、编制方法;6、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在内的会计法规体系,以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CPA专业阶段考试包括六个科目,其中《会计》考试是被公认为最难学的一科。难点主要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等章节。CPA考试临近之际,关于《会计》科目的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考生务必要掌握。CPA《会计》考试题型及分值CPA《会计》科目的考试难点主要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等章节。自从CPA采取机考的考试方式后,会计科目的考试题型、题量及分值一直趋于稳定。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具体如下图所示:《会计》考前冲刺攻略1、掌握重点内容注会考试《会计》科目当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与减值属于高频考点,考生应反复研读课件和教材,结合平时的错题笔记,重点把握。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知识点较简单,但属于基础,务必要反复巩固知识,稳扎稳打。另外随着收入准则的变化,收入确认、利润计算、所得税等部分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考生在冲刺期间,复习要有针对性,应把握不同题型的出题套路。2、分析考试真题,掌握出题思路CPA考试前夕,可以以考试真题作为主要复习资料。建议考生将近几年的真题至少做三遍,严格按考试要求时间来完成,并且每做完一套题,要及时总结出题思路、答题策略。3、总结各类题型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格式CPA《会计》科目客观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基础些,应以教材知识的理解为主,总结常考题型的答题方法。主观题部分所占分值大,也是需要考生重点攻破的一大难点,建议考生根据平时整理的笔记,结合典型题目的做题思路,总结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并且规范主观题答题格式,养成分点作答的习惯,作答时尽量不留空,实在不会写,可以写上相关的内容。比如会计分录等。更多推荐:CPA考前注意事项
注册会计师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一共有六门专业课,那么,按照2022年的考纲来看,《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评分标准是怎么样的呢?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评分标准财务成本管理专业阶段考试的题型主要分为四类:1、单项选择题,一共有14道题,分值为21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2、多项选择题:一共有12道题,分值为24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3、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一共有5题,分值为40分,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4、综合题、案例分析题:1道题,分值为15分,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各科考试均设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题,鼓励考生使用英文作答。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重点章节《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章节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以及股权分配、长期筹资,后面的重点章节都涉及到计算,所以考生要多花时间在第十三章到十九章的学习上。建议考生将每一个公式都推导一遍,对公式理解和记忆会有很大帮助。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特点财务管理是注会考试中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计算问题多,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公式。它对考生的计算能力、公式记忆和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内容1、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价值评估基础;2、长期投资决策:资本成本,投资项目资本预算,债券、股票价值评估,期权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3、长期筹资决策:资本结构,长期筹资,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4、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的投资和筹资管理;5、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6、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业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