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厦大的会计专业,等你到大三开始考,前面两年有了一些专业基础,学生学习时间比较充足,注会其实没有那么难,到时候你会发现和你们的专业课基本差不多的知识点,只是内容多一点。 注会的难度顶多是考个一本的难度,对数学要求不高,文科140完全够了,计算过程不是理工科逻辑思维,是会计专业里计算,搞懂专业知识会加减乘除,多做几个题就好了
大学拿出高三的状态,一年过六门也不难 现在好好高考复习,别想多了,文科生读会计是个很好的选择,厦大会计全国第一,毫无悬念
注册会计师含金量 首先,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持有会计证的人员高达1200万,但是注册会计师人数寥寥无几,注册会计师成为爬上金字塔顶的极少数人群,同时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的公司都将接受审计,因此,对会计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其次,就业行情不断看涨。从20世纪90年代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来,有许多人通过了考试,且不断呈上升趋势,作为紧缺人才,就业前景是看涨的。据了解,稍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基本上都是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是多么的重要。 最重要的是,收入高引发热潮。取得注册会计师资质是财会职业素养的最好体现,拿了证书,依然做会计,企业自然会对这部分人相当的重视,薪水当然就会提高了,例如在深圳,注册会计师平均年薪达到30万,如此诱人的年薪,怎么能不引发热潮呢 记得采纳哦
近几年的通过率还是很不乐观,但是也不是没有机会。注会考试要在5年内同时通过6门才能拿到证书,虽说考试难度很大,但只要自己够努力够优秀,并积极看书,也不是没有机会的。总之机会是自己把握的。
CPA税法并不是CPA六科中难度很大的科目。 CPA六门课程的难易程度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CPA六科报考建议如下: 双科报考组合 1.会计+税法 好处:会计+税法可以说是黄金搭档,两科关联度很高,尤其是在所得税上,且税法和会计两者在某些章节相辅相成,对于备考有不小优势 坏处:会计和税法都比较侧重于计算,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效果,尤其是对于文科偏科的考生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2.税法+经济法 好处:这两科属于CPA里相对比较容易的科目,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学员来说,搞定两法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并且能够增加考生信心,最终拿下CPA。 坏处: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后边进行攻克会导致后期压力变大。 3.会计+经济法(会计+战略) 好处:相对于会+税,会+经更为容易些,且会计偏重于理解计算,经济法侧重于理解记忆,计算与记忆搭配,难度合理,且经济法可以搞突击策略,学员可以更有利于时间的分配。 坏处: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后边进行攻克会导致后期压力变大。 4.会计+审计(会计+财管、财管+审计) 好处:如果学员能在第一年,通过会计+审计,那对学员以后注会备考将会是一针强心剂,毕竟注会最难的2科都过了,那还怕啥呢? 坏处:首次报考注会难度最大的2科,复习周期很长,非常容易放弃,且需要冒着第一年1门都不过的风险。 5.财管+战略 好处:财管和战略有一定联系,财管偏理解计算,战略偏理解记忆,难易搭配,适合交替学习。 坏处:对于一部分文科考生来说财管是最难上手的科目,可能会因为在财管上花的时间过多,导致最后放弃战略。 6.审计+战略 好处:审计中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战略中的内控的内容高度吻合,审计的逻辑也与战略的逻辑很相通,所以一般能学好审计,战略也不会学的很差 坏处:审计刚开始学难度会非常大,而且会让人感觉逻辑不清,可能会影响到最后战略的备考。 三科报考组合 1.会计+税法+经济法 好处:会计与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较低,比较容易通过,树立自信 坏处:后续备考压力较大 2.会计+财管+经济法 好处:这三科看上去并没有联系,但是这3科恰恰是中级职称考试的3个科目,对于又考中级又考注会的人来说,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搭配 坏处:对于0基础考生来说,这3科难度有点大,且关联度不高 3.会计+财管+战略 好处:一年拿下“两座CPA大山”,后续备考压力减轻。做题(会计+财管)与记忆(战略)相搭配,适合交替学习 坏处:会计和财管难度较大,需做大量练习,难以坚持 4.会计+审计+财管 好处:拿下这最难的三科,对于后面的备考就很轻松 坏处:因为是最难的三科,所花的时间跟精力都是最多的,容易让人放弃 5.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好处:按照综合阶段试卷一的内容备考,科目之间联系较大,减少重复内容的学习 坏处:难度较大,需大量做题适合考生类型:有较好的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分,考完即可去事务所工作
数学应用题~~差远了阿哥们~注册会计师的考题要是像应用题那么简单,录取率能才那么一点么~ 总是很难,这是会计行业最难的考试了。数学倒是其次,毕竟涉及深奥的数学知识很少,但是财务的专业性极强及深,没点过硬的财务知识还是别盲目报考了
任何考试都是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 注会考试也一样 有2,3年就全部通过的 也有考了8,9年也考不过的 尤其从前年开始分为两个阶段的考试 即要求专业知识过硬 又要有良好的实操经验 总之 如果想考的话 就多多加油吧
我建议你可以去网校社区多和有经验的学员交流交流~应该对你会有很大帮助~
很多网友很热心,但是他们的回答一点帮助都没有。可以这么回答你,比较形象,英语六级,考研英语,中级会计师。如果面对这些考试你都担心可能考不过,那注会你想都别去想,差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是说实话,注会对智商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很少像数学,如《复变函数》那样涉及花了一整天都搞不懂的知识点。如果记忆力好,有毅力,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注册会计师证考试难度大不大? 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建议你了解知识的话可以去海德教育服务中心咨询办理一个 他家可以做的
这是去年的考试形式:你可以借鉴参考一下: 注册全国统一考试时间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考试内容非常6+2 分两个阶段:每一阶段要考6门,全部通过后再通过第二阶段考试2门 相关条文: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简章已经公布,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4月10日-26日。更多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信息,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范围:由财政部考委会在发布的考试大纲中确定。 2013年10月19日 上午08:30—11:00 《审计》 下午13:00—15:30 《财务成本管理》 下午17:30—19:30 《经济法》 2013年10月20日 上午08:30—11:30 《会计》 下午13:30—15:3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下午17:30—19:30 《税法》 综合阶段考试 2013年9月28日 上午08:30—12:0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下午14:00—17:3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册会计师证书含金量高,就业前景也十分广阔。根据报考CPA条件来看,大学应届毕业生是可以考注会的。那么,究竟难度如何呢?该如何克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学生考注册会计师难吗?怎么做?第一,学业与备考发生冲突,很难平衡很多大学生备考注册会计师时,都会遇到学业与备考冲突的问题。刚上大一、大二,学校课程多,专业课需花一定时间掌握。可又想备考CPA,这时候两者之间很难平衡,时间及计划安排上很难兼顾。建议大家可以这么做:当我们上了大三、大四,专业课较少,可利用的时间就多了。特别是大四阶段,基本没什么课。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心思放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上了!根据个人实际,做好学习计划的安排,形成自律、主动学习的习惯。第二,注会考试科目多,单科通过率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较多,6+1模式让人望而却步。从近些年考情来看,单科通过率也不高,在25%左右。考试内容涉及范围广,想要将知识学懂确实有一定难度。建议大家可以这么做:如果你是大三、大四学生,建议可以先备考1/2科,到了应届毕业那年,一次通过3/4科。只要你按时完成相关任务安排,做好查缺补漏,问题不大。当然,学习高效、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直接报考6科。如果你是应届生,选择毕业那一年报考,建议选择两科。当你确定了目标,平时复习及时跟上,多点努力,通过就变容易了!第三,考试周期长,连续5年内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才能参加综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每年只举行一次。根据中注协规定,我们只有在连续的5年内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才能接着报考综合考试。如果基础好的考生,预计最短时间也需2年考过CPA;如果基础差,花上3——4年考过注会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就备考时间而言,至少需要6——8个月。这样来看,想要成功拿到一个注册会计师证书,考试周期相当长。建议大家可以这么做:既然考试周期那么长,在校大学生相比上班族备考相对有时间优势。大三、大四备考的时候,注重基础要打扎实,每个科目内容,都要认真将知识点梳理清楚,方法适当调整。把握好备考过程,你才能快人一步!平时注重学习思路,用对的方法学,收获得就越多,通过的机会就更大!大学生考注册会计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只要我们不退缩,保持自信,加上你的努力,你就一定可以的!看了以上内容,你知道如何克服注册会计师备考路上的困难了吗?
大一想考注册会计师还是比较难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有7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多且杂。虽然大学生具有较多的备考时间,但考注册会计师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财会基础或者相关经验,方可更快通过考试。注册会计师难度有多大首先是考试本身的难度,注册会计师有7门科目,各科教材厚度全都不容小觑。在机考模式下教材上的所有考点都有可能出现,考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知道如何去运用,以及各类题型该用什么方式去解答。其次是考生自己的难度,由于注册会计师备考周期很长,就算学习能力较强的考生也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所有考试,但也有很多考生因为备考时间过长而中途放弃。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有哪些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6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1、试卷2)》1个科目。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实行5年为一个考试周期的滚动管理制,考生须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才能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书。只有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书,才能报考综合阶段考试。综合阶段考试没有时间限制,考生可在任意时期内考完。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机考的方式进行,为节省一定的时间,中注协开通了模拟机考系统,考生可以提前熟悉机考模式。考生必须按照准考证上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考试前建议考生熟悉考场的交通路线以及可以可登录考试界面,核对考试相关信息。如何提高注会做题正确率《经济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前提还是核心知识点的把握,经济法计算量比较小,知识点理解了记住了一般就能答对。网校提供的那几套模拟题和近几年的真题需要做一下。《财务成本管理》财管公式较多,在记忆时可采用理解和形象记忆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同时在考试的前两天,财管公式需要不断的加深记忆,不断的强化。《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不用执着于题海战术,适当做题,比如网课中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以及网校出版的经典题解都做完,再看看错题就足够了,因为做题的正确率是建立在对书本掌握的基础上,如果知识点都没理解,做再多题都是无用功。做几套模拟题和历年考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题型和出题思路,到了考试的时候能够沉着应对。《会计》首先还是要将基础的知识有一个较好的掌握程度,在做过一部分习题后查看错题的原因及对应的知识点,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因为现阶段备考时间较为紧张的,至少要做2-3套模拟题,特别是至少要练习一次机考模拟题,以此把握考试的节奏。针对模拟题的错题,需要查看知识点,对于重点的,出题几率较大的知识点查缺补漏,看看还有哪部分掌握的不是太好。《审计》题目不用做太多,做的时候严格模拟考试环境,自己在电脑上答题(尤其是简答和综合题),然后做完了认真根据答案评价自己的结果,做对的题目的答案也可以看看,因为经常会有知识点的总结;做错的题目的答案更要好好分析自己为啥错了,然后进行背诵掌握。《税法》的考试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做题过程中,觉得单选可以快一点,多选可以适度慢一点来保证准确率,主观题不要抢时间,会的步步为营,不会的当然可以跳过。保证会的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