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讲解

feion1992024-07-24  1

目前,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预习模式已经开启,虽说新教材暂时未发布,不过大家可以先参考上一年教材了解考点内容。下面,深空网针对《经济法基础》为大家讲解重点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经济法基础》各章节重点介绍

第一章: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P4页、P5页)、法律事实(P6页)、法律效力等级(P10页)、仲裁-适用范围(二)(P14页)、仲裁协议(五)(P15页)、仲裁裁决(六)(P16页)、公开审判制度(P18-3页)、地域管辖(P19页)、中止中断(p21页)、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p24页)、行政复议机关(p25页),行政诉讼(P27(1)-(4) 页)、审理判决(p28(四页))。

第二章:去年新加的会计从业基础知识,本章涉及的知识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大致重点是在P34页-3、P35页-5、P37页(四)和P38页(2)、P39页-2、P40页-(一)、P41页-(3)、P42页—表、销毁程序P44-(五)、会计监督(P45页)、P47页—(二)、P48页(三)、P49页一、P50页(二)、P51页、P52页—(六)、P54页第五节。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是关注的重点,会出不定项选择的概率特别的大。比如银行的结算的账户和票据的知识点,例如:(P59页—四)、(P62页)的第三自然段、P63也的第三段、第四段、P64-3、P65-3、P66-(四)、P67-2和4、P68、P72-1和2、P74(二)(四)(五)、P75-2、P76-(五)、P79(二)背书、P80(3)(4)(四)、P81(一)(二)(三)、P84(三)(五)、P86第一自然段和(四)等。

第四章:本章是经济法基础的重点章节,会涉及到计算的。例如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以及里面的特殊情形,融资性的售后回租等知识。教材范围例如视同销售货物行为(P122页)、零税率(P133页)和免税的情形等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把握好。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P133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P144页)。消费税也是重点,相关的知识点也要掌握准确。例如(P155页)消费税目。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法律制度这一章也是重点章节的,关于企业对于特殊规定扣除比例的计算(P176页)关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例如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计算要记好及税率和相关公式,例如(P209页(五)),需要仔细看。

第六章:这一章都是一些小税种,指的是其他税收法律制度,主要是以小题,涉及不定项选择大题的概率比较少,例如房产税、契税、印花税、新增环保税等。这些都要掌握,例如车船税(P251页)要掌握,印花税(P258页)等。

第七章: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章节的,税款的征收与税务检查,这个地方是本章重点章节。例如教材的(p291页)。

第八章:关于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本章的知识点不是很难,预计再10分左右,涉及大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例如,医疗期(P351页(六))一定要掌握,可以与合同解除相结合等。工伤保险(P352页)也比较重要,运用在不定项选择中。

学习方法

很多同学在备考《经济法基础》时总是死记硬背,所以做题反复出错,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1、寻找记忆关键词

经济法科目涉及到的法条多,同学们不仅要背诵还要理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同学们可以将相似、相关的考点比对记忆,寻找记忆的关键词,而不是全篇背诵。

2、寻找高效的学习方法

备考初级并不是简单的靠背诵,做题,能否准确考点,梳理搭建出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才是备考成功与否的关键。建议大家先全方位了解一下经济法基础科目的特点、命题规律,避免走入各类的学习误区,提高学习效率。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

离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只剩最后的31天时间,昨天跟大家讲解完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科目的票据追索后,今天深空网继续为大家讲解一下《经济法基础》科目考点,土地增值税、契税、房产税。内容导航初级会计考点内容初级会计报考费用初级会计报考理由初级会计备考计划  初级会计考点内容今日高频考点《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规定《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土地税、契税、房产税高频考点概述一、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规定1.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2.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3.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4.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 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5.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6.个体工商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三新)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费可直接扣除。二、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方税)1.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1)地、地上物、存量房地产买卖。(2)特殊情形2.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1 )继承、赠与直系亲属或承担直接赡养义务的人等无偿转让的房地产不征土地增值税。( 2)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如果超过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 3 )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4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房源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增值税。(5)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住房一律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三、契税1.契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1 )纳税人契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人。注意: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承受方(买方)缴纳契税, 转让方(卖方)缴纳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2)征税范围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行为。土地、房屋权属未发生转移的,不征收契税。2.契税计税依据(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成交价格;(2)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市场价格核定;(3)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价格差额;(4)以划拨方式取得: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由房地产转让者补交契税,计税依据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者土地收益。3.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计税依据×比例税率。4.契税的税收优惠(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2)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契税。(3)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4)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是否减免。(5)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并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有专门的用途)(6)经外交部确认,依照我国法律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双边和多边条约的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联合国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外交人员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免征契税。(外)(7)公租房经营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公租房,免征契税。四、房产税1.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纳税人为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2.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从价计征房产余值。全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 ( 1-扣除比例)( 2 )从租计征房屋租金:全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或4% )(1)对个人出租住房, 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2)从价计征计税依据是房产余值,从租计征计税依据是房屋租金(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税)。3.房产税税收优惠(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本身业务范围内使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4)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5)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 初级会计报考费用一、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报名费用是多少?各地区的考试报名费用并不一致,大约在100元到150元之间。2021年具体的报名费用,建议考生报名时关注当地考试管理机构的通知,小编也会及时为大家整理发布,敬请关注!二、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报名时间2021年初级会计报名简章暂未公布,年初级会计报名是在2018年11月1日至30日,初级会计报名是在年11月1日至30日,所以,小编预计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的报名将会在11月进行,想要报考初级会计的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多留意报名时间的信息公布。三、初级会计考试科目2021年的初级会计考试报名简章暂未公布,请考生参考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四、报考地区限制1、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2、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3、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4、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和台湾居民,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在内地报名。有工作单位的,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为在校学生的,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所有报名参加考试人员,均应在其报名所在地参加考试。五、初级会计报考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小编提供的以上初级会计师报名费用等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出纳要考初级会计吗首先,没有初级会计证,也是可以从事出纳的,但这并不说明初级会计证不重要,现在不少公司企业在招聘出纳时,要求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以上。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没有初级会计证以后不一定能做出纳了。 考初级会计的理由1.初级是会计行业的入门必备证书想要自己在求职市场更有竞争力,考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没有经验怎么办?那就用证书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2.初级会计职称是求职的门槛初级会计职称是我们求职时的“敲门砖”。浏览招聘网站上的会计、财务类型岗位,我们不难发现,初级会计职称是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也就是说,现在没有初级会计证,会很难找到工作。3.考初级是为中级证书做铺垫很多公司的升职加薪都是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的,对于希望在会计路上走得更远的小伙伴来说,提升能力,不断考证是必须的,在取得中级会计职称后,他们更有机会晋升到会计主管、财务分析师、财务经理等职位。积极考证,提升自己吧!只为让自己成为公司里那个不可替代的人。 初级会计备考计划(一)怎么才能一次考过初级?1、时间成本考生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时间,比如资产这一方面内容要点较多,可以花2周时间看书,而事业单位会计这章考点少,就可缩短为3-4天看完。时间要学会把控。2、空间成本环境氛围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效率也是有关系的,在校生可以直接去图书馆,不要因为备考时是冬天就不愿意离开被窝,这是大忌。想多学点东西,就离开那张温暖的床。在职考生,如果居住环境比较嘈杂,可以选择去市图书馆,或者找一个比较安静偏僻的咖啡店,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还要花钱点咖啡,但安静的环境氛围,真的值得。效率也会高很多。(二)备考初级怎么安排时间?1、记忆类科目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记忆类科目是哪一科,经济法基础的法规法则很多,项目也比较细,大家在记忆的时候,建议把经济法放在大脑刚苏醒的早上。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记忆的时候大脑里一定要有个记忆框架,把知识点一个个放进去,回忆起来会比较有头绪。2、逻辑类科目初级会计实务考计算和逻辑思维比较多的科目,在早上识记完经济法基础后,下午的实务计算也是对大脑的一种放松,做题时要注意,准备错题本,错误率高的题型。很多考生在考试时做错的题目往往是基础题,这就证明基础掌握不扎实,把握不牢。基础题型错了,失分就会很严重。(三)为什么时间充足却考不过?1、“真”努力还是“假”努力当自己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是真的努力了吗?很多考生去图书馆后,把书一摆,脚一翘,视频一打开,朋友圈一发,就当自己已经学习了。一个个早晨就这么过去了。临近考试想抱佛脚,但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每次考试都是垫底。这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了,自己并没有以考下初级证为目标,而是“努力”给别人看。2、方法是否正确学习也要讲究方法,并不是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过关,你要知道这道题是这样做,为什么是这样做?为什么不是那样做?除了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一个知识点摸透才能算是真正掌握,而基础打不好,题型难度越深感觉学习越吃力,渐渐失去信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7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