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通过率最高的科目

feion1992024-07-24  3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6门科目,考试周期是5年,想要在5年内顺利通过6门科目,考试科目的搭配很关键。一般来说,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原则是:难易搭配、关联度高的搭配。

当决定要报名注会之后,接下来关于科目的搭配会成为你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个良好的科目搭配可以帮助考生学习备考,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统筹整个注会路,有计划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以下是给备考人一些注会报考搭配的建议。

1、报一门

考生可以报经济法或者会计。经济法是关于法律的学科,多是关于文字理解记忆的。这门科目比较独立,和其他学科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会计是注会考试中最基础的学科,难度也比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2、报两门

(1)会计+审计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会计和审计。但是这两门难度比较大,第一次报考且有很强毅力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搭配。与此同时,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审计中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上的知识点都涉及了很多关于的会计方面的知识。审计中的要把调整报表的分录列出来,这也会会涉及到会计分录。审计主要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没有会计基础知识,也就无从下手。这两科如果能顺利通过,之后的考试就会简单不少了。

(2)会计+税法

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最突出的联系有:会计中的负债会涉及到税法中关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税法主要是实地征税。像税法中的所得税,这是会计的重点章节,也是是贯穿会计整本书的主线。两者搭配,内容重叠,可以节省备考时间。

(3)会计+经济法

首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一般都会选择会计这门基础学科。选择经济法,是因为经济法的难度比较小,它是属于偏文科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也不大。这个搭配适合会计基础知识薄弱、主攻会计的同学。虽然学科之间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这样搭配难易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备考压力,两科交叉学习,可以换换脑子。

3、报三门

(1)会计+审计+税法

这三科都是需要计算的。很多考注会的考生都吐槽会计和审计是这些考试科目中的两大拦路虎。如果这两门考试通过了,就相当于专业阶段考试过了一半。所以即使三科中有税法这科没能通过,也还是值得开心的事情。税法不像审计和税法那么难,之后花时间去学,还能很快理解掌握。

(2)会计+审计+财管

这个搭配难度系数很高,适合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的考生。如果将这三门考试通过,那么距离拿下注会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也就不远了。这三门都是与财务报表有紧密关系,像会计中的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进行审计,财管中也有关于报表的计算分析。

(3)审计+财管+战略

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科目组合。这三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讲风险,这三门在一起学习可互相促进,还能节省备考时间。财管和战略的共同点在风险管理。战略的下篇就是风险管理,审计就是关于风险导向审计,三者之间都有知识点的重合、联系。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这个科目组合是难度系数最小的,会计需要靠理解才能掌握的,会计里关于所得税得知识点和税法里的很大部分的税种都有很紧密的联系;经济法理解后再去背诵,就会简单的很多,它本身也不是很难的学科。所以,这个搭配有助于帮助考生建立/信心。

会计:单选题12小题,每题2分;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计算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综合题2题36分。

审计:单选题25小题,每题1分;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简答题6小题36分;综合题1题19分。

财务成本管理:单项选择题14题共21分;多项选择题12题共24分;计算分析题5题共40分;综合题1题共15分。

税法:单选题24小题,每题1分;多选题14小题,每题分;计算题4小题共24分;综合题2小题共31分。

经济法:单项选择题24题共24分;多项选择题14题共21分;案例分析题8题共55分。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项选择题24题共24分;多项选择题14题共21分;简答题4题共30分;综合题1题共25分。

综合阶段考试试卷一和试卷二的考试题型,均为综合案例分析题。

前几天,各地注协霸霸们公布了出考率,当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尽管今年考试人数下滑,但是出考率明显上升。 不过不同之间科目也是存在区分的,他们各自的出考率又是如何呢?CPA考试单科出考率排行目前有明确信息的只有南京注协和内蒙古注协,注会菌在后期还将继续保持跟进。 好在,南京注协和内蒙古注协分别代表了延考和正常考试的地区,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首先是南京注协,应考人数从多到少:《会计》>《经济法》>《税法》>《财管》>《战略》>《审计》出考率:《审计》>《战略》>《税法》>《财管》>《经济法》>《会计》我们再来看内蒙古注协的数据。从应考人数看:《会计》>《经济法》>《税法》>《财管》>《战略》>《审计》从出考率看:《审计》>《战略》>《财管》>《税法》>《经济法》>《会计》其实可以看出,无论是南京注协的数据,还是内蒙古注协的数据,在出考率和应考人数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会计》:报考人数最多,参考率也最低一是因为《会计》是整个CPA考试的基础,和其他科目存在着关联性。有小伙伴是这么评价《会计》的:知识结构就像一张网,而会计的内容就像一条条线,把整个知识系统串联起来。 比如《审计》、《财务管理》中的报表分析等章节,与《会计》的联系非常紧密。不跨越《会计》,其它科目也无法很好地复习。 所以很多人把《会计》作为CPA考试的首站。二是因为《会计》真的很难,“三座大山”之首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的,注协霸霸给出的官方备考时间在450+小时,也是远远高于其他科目。《会计》永远是六科中永远的霸霸,而今年延期第二场《会计》更是让大家再次感觉到了被《会计》支配的恐惧。《审计》:报考人数最少,但参考率最高三座大山之一的《审计》,今年的报考人数有些少。 其实《审计》报考人数少,不是没理由的。 审计的文字比较晦涩,理论相对比较多且不易理解,所以被很多考生称之为“天书”。但是《审计》的出考率却又是各科中最高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事务所的小伙伴都会优先拿下《审计》,这和事务所本身的业务挂钩。另外,《审计》出考率高,也和最近几年的难度相关。虽然是三座大山之一,但是2017年以来,《审计》的通过率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也使得考生们出考率有所提高。《战略》:出考率仅次于《审计》,曾经被视作是难度最低的科目。因为参加了2021年CPA《战略》考试的小伙伴,估计不会有人会轻视他。8月末的时候,《战略》以超出天际的难度位居各科难度排行榜之首,力压《会计》。很多小伙伴吐槽《战略》不仅考的偏,而且还考出《财管》和《审计》的感觉。 但是曾经的《战略》则以难度而著称,官方给出的备考时间仅为200小时,大约《会计》的一半,除此之外,《战略》一共就六章,其中45分-55分集中在了第三章,很多小伙伴一般只需要前三章复习到位,基本就通过无虞了。 然而今年《战略》的考查方式着实让不少人吃了一惊。 所以说,CPA就是CPA,再简单,也不能轻视他。《财管》:今年第一次实施两个批次的考试其实,关于《财管》今年为什么报考人数增加,并且实施两个批次的考试。 深空网比较倾向于小伙伴们的反馈——并不是因为《财管》吸引力增加,毕竟背不完的公式和做不完的题,《财管》永远都是很多人的痛。 今年《财管》报考人数增加,恰恰因为是它之前太难了,很多人都卡在了《财管》上,连续两年未能通过的不在少数。每年CPA考试结束后,一些非官方的机构会根据考生的反馈,给出各科的难度系数。 尽管和注协霸霸的标准存在偏差,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试趋势的变化。从数据来看,年-《财管》的难度很高,尤其是年达到了。《财管》从一座小山直接变成了一座山脉,加上CPA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五年,连续两年备考失败后,很多小伙伴不得不加快了备考步伐,这是导致今年《财管》报考人数增加最直接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相对比较简单,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这个科目的考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考试题型也不复杂,而且这个科目的考试通过率普遍要比较高。

1、《经济法》:经济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体现在经济法考试内容均是一些记忆性内容,主要是以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为主,所以考生只需要熟记这些内容,考试通过率就会比较高。其次,经济法的考核知识点并没有涉及到计算内容,而且考题比较单一,仅以选择题为主。

2、《税法》:税法每年的教材变动特别大,甚至达到了35%以上,所以很多考生无法把握重点考试内容和考点,这样就很容易影响考试的发挥。

3、《财务管理》:涉及到的计算和管理内容偏多,部分对于计算不敏感的考生,在记一些公式时,容易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计算出错。

4、《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虽然涉及到的计算题型不多,主要是以记忆为主,但是有一些专业名词理解和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5、《会计》:这个科目属于基础科目,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章节比较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要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6、《审计》:审计有一些特殊的专业名词比较难理解,进行审计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审计思想,还要搭建框架性思维。

所以综上所述《经济法》科目,是所有科目当中相对比较简单的科目。

1、两科联报我推荐会计+财管,会计科目的知识点贯穿注会始终,会计知识的积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学习财管,在没有会计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学习财管,理解财管的财务比率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两科都属于理解型科目,对于理解能力很强的考生来说,是一种不错的科目搭配。

2、三科联报我推荐会计+财管+战略,会计和财管都属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科目,适合理解能力较强的考生。另外,财管和战略的联系也是比较紧密的,都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问题,部分知识点也有关联性。就科目间联系、难易搭配来说,这个注会科目搭配方案还是很合理的。

3、四科联报我推荐会计+审计+财管+战略,四个科目中,财管和战略的联系最为紧密,都是锻炼考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搭配学习比较好。而财管理解性内容偏多,需要大量计算,税法的学习也需要理解+计算。战略和经济法同属记忆型科目,学习起来相对简单。

4、五科联报: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 ,五科一起报考、一起学习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所以我提醒大家要慎重选择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7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