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过程中,财管属于比较难的科目,在考试中涉及的计算题比较多,平时需要记忆的公式也比较多,所以需要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加强备考,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纵观近几年的财管考试,难度其实相对稳定,而计算量无疑是对考生朋友们的一个考验,要求我们对于公式、例题的把握程度;要求我们对于机考系统的操作熟练程度;甚至要求我们手指头按计算器的速度;总之,财管科目是注会考试科目中磨人的代表,至于2018年注会《财管》的考试难度,我们无需妄加推测,只要在新教材的基础上做好强化和相关考察重点的练习,就会有希望。
关键就在于专业阶段的财管科目定位,是一门“理科”。除了财管以外,会计和税法都会有一些计算量,但其计算一般是比较直观的,系统性的计算很少出现。计算量较大,同时加上机考的背景,确实容易给大家带来一些不适应的感觉,这是客观上提高财管科目难度的一个基本大背景。
而财务管理部分不仅包括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还涉及到资本结构、投资分析、筹资融资方式,甚至还包括简单的期权理论及应用。广阔的知识体系,同时全面的考察,会让人在短时间内大脑面临巨大的挑战。
备考注会的考生都觉得注会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考察的内容覆盖面很全。不论是会计还是税法以至于财管都是这样的出题方式。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涉及到,简单的知识点会议客观的像是考出来,主管题的内容中就会考查到注会考试的另一个特点。
从近年来的考试情况来看,《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特点为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一直低于《会计》,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财管将成为CPA考试中最难的科目。究竟财管科目的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命题规律?我们来看看吧。《财务成本管理》到底难在哪里?1.考试覆盖面广、考试有很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复杂性、考越死记硬背的内容越来越少。2.重难点必须突破第2、3、7、8、9、13章。重难点如果不能全部突破,就只能够采取对其中的1-2个降低标准,同时提高其他内容的学习质量第二章第三节的管理用财务报表必须掌握,否则不要参加考试。第7章期权价值评估,近5年没有出大题,分值很低,但是不意味看就一直不出大题。3.注意部分章节内容的关联性(1)教材第2章中的管理用报表分析对本教材第3、8、9、22章的计算都有较大影响。(2)第4、5、6章是理论基础,本课程很多内容都需要将资金时间价值、风险分析灵活运用到不同的决策环节中去。4.容易掌握的计算型考点的主要内容(占到25以上分值)第5章资本成本、第6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和第10章资本结构第14草产品成本计算、第15章标准成本计算、第16章作业成本计算、第17章本量利分析、第18章短期预算第19章营运资本投资、第21章内部业绩评价、第22章企业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命题的规律:1.题目没有超过教材及考试大纲要求范围的试题,知识点严格限定在大纲范围之内;2.客观题涉及知识面广,这也符合历年来命题的特点,主观题注重对各章节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抓住重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顾此失彼;3.重复考点多,客观题当中考察的可持续增长率,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营运资本筹资策略,MM理论,标准成本的制定等都属于历年客观题考察的重点,主观题当中的投资项目资本预算,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可转换债券筹资在历年考试真题当中也都有考察过,因此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历年真题的作用,对真题反复研究,精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