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认定

feion1992024-07-24  0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审计依据和审计准则的区别:

1、范围不同

审计依据包括外部制定的审计依据和内部制定的审计依据;而审计准则主要是指外部制定。

2、包含内容不同

审计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预算、计划、合同、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等;审计准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注册会计师简介: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成立地方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简称地方考委会),组织领导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工作。

cpa认定条件由所属地区的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视实际情况决定,考生只能在满足条件后提交申请并等待认定。根据《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第四条的内容规定,考生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或经依法认定或者考核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可以在中国境内从事审计业务工作2年以上后向所属地区的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获取注册会计师的注册资格后,考生可以具备签字权,即可以独立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并通过签字体现自身的注册会计师证明效力。同时具备注册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也可以与他人合伙建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定义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而且是经济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 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如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这就是说审计对象仅包括会计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还包括其他经济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其他经济活动。 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 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6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