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资格证考几科比较好

feion1992024-07-24  0

考初级会计证要考两科,《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证是会计证书的一种,会计证书一般有四个等级:入门的叫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的叫助理会计师资格证,高一级就是中级会计师资格证,最高一级叫高级会计师资格证,需要通过几轮的考试才能获得。

初级会计证全称为初级会计职称资格证书,通过初级职称考试后,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扩展资料:

初级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报考人员报名时,应提交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级会计证

初级会计需要考2门科目,详细介绍如下:

初级会计需要考《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各科目的合格标准均为60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经济法基础》主要考察基本法律知识,包括总论,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等内容。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考察从事会计行业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概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表,管理会计基础,政府会计基础等内容。

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师考两科,分别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生需要在一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证书。

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实务、财税法规、经济法基础和会计信息系统。考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对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学习或从事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初级会计师考试之会计基础理论考核考生对国家会计制度及其主要内容、国际会计准则及其主要内容、成本核算理论及其思想方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各阶段的主要会记电码的了解情况。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主要是关于文字记忆和计算类的内容,相对《经济法基础》考试来说难度更大,需要考生具备各项综合能力,也为《经济法基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初级会计实务》难,考点内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每年教材内容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格外关注教材中发生变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1、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教材,把教材上的内容,都熟练掌握,不留死角。一定要先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读2遍。

2、还有就是一定要多做题。尤其是复习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后,要及时做章节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检验,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完全掌握,如果掌握的不够好,就重新再学习一遍。

3、针对错题不是改成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而是要专门整理在本子上,定期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6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