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务成本管理资料

feion1992024-07-24  0

一、考场提示   本章重点、难点内容:成本中心的特点和考核指标;确定可控成本的原则;利润中心的特点;投资中心的特点与考核指标。   二、重点、难点学习   (一)确定可控成本的三原则   第一,假如某责任中心通过自行的行动能有效地影响一项成本的数额,那么该中心就要对这项成本负责。   第二,假如某责任中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某种资产或劳务,它就应对这些资产或劳务的成本负责。   第三,某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决定某项成本,但是上级要求他参与有关事项,从而对该项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响,则他对该成本也要承担责任。   (二)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通常有以下三种选择:   1、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是部门的税前净利润除以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其计算公式为:投资报酬率=税前利润/该部门拥有的资产额   投资报酬率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该指标的不足之处是,部门经理会放弃高于资金成本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资金成本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伤害了企业整体的利益。   2、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是采用绝对数指标来实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其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部门利润-部门资产应计报酬=部门利润-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   剩余收益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克服了由于使用比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次优化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是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金成本。不足之处是,该指标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3、现金回收率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是现金回收率。   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总资产   这个指标可以检验投资评估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减少为争取投资而夸大项目获利水平的现象。   由于现金回收率是一个比率指标,也会引起部门经理投资决策的次优化,其情况与投资报酬率指标类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使用剩余现金流量指标来评价部门业绩。   剩余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入-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   三、典型例题评析   1、只有在最终产品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才适合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作为企业两个部门(投资中心)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2001年)   [答案]√   [解析]参见教材第602~603页。   2、某公司下设华东、华北、华南三个事业部,有关资料如下:   该公司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25%   要求:   (1)计算各事业部应达到的最低资金周转率;   (2)计算各事业部应实现的最低销售收入;   (3)计算各事业部应获得的营业利润。   [答案](1)资金周转率:   华东:25%/15%=(次)   华北:25%/10%=(次)   华南:25%/20%=(次)   (2)最低销售收入:   华东:300×(万元)   华北:200×(万元)   华南:150×(万元)   (3)营业利润:   华东:300×25%=75(万元)   华北:200×25%=50(万元)   华南:150×25%=(万元)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与实际工作联系比较密切,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财管》考试重点内容有哪些?《财务成本管理》的重难点《财务成本管理》总共有21章的内容,内容比较多,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制定好学习计划。首先财管的重点章节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其他章节一般占分比例不多,出现在客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财管》考试的题型一共有4种,分别是单选题有14道,共21分;多选题有12道,共24分;计算分析题有4道,共40分;综合题有1道,共15分,共100分,60分为及格分数线。复习财管如何刷题?1.《财管》在刷题的时候切忌搞题海战术,首先不是所有题都做。最好是根据网课老师筛选出的每章的典型题,自己动手去做,查漏补缺。也可以去找历年考题做。2.做完题目,要对题目进行归纳对比总结。相同类型的题目做完可以进行比对,找出每一道题的关键点和易错点,错题可以找出相关知识点,重新回顾,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可以寻找类似的题目多做几遍,掌握这一类型题目的做法。3.整理笔记,准备错题本。利用错题本查漏补缺。考前半月大家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测试,熟悉机考。严格按照考试时间(3小时)进行,确保一定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做题速度。

《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试内容:财务管理基础、长期投资决策、长期筹资决策、营运资本管理、成本计算、管理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试内容1、财务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价值评估基础;2、长期投资决策:资本成本,投资项目资本预算,债券、股票价值评估,期权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3、长期筹资决策:资本结构,长期筹资,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4、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的投资和筹资管理;5、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6、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业绩评价。《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1、尽早着手财务管理的知识一旦掌握就不容易忘记,因此可以尽早开始复习,把时间精力投放在备考的初期。而税法、经济法这种记忆类科目则需要临门一脚的功夫,把临考前夕的宝贵时间留给税法经济法等需要记忆的科目。切记“临阵磨枪”。2、强化练习通过解题来掌握知识(例题—真题—练习题)”在战争中学习”,不要纠结教材的文字表述,多做题进行总结,同时,可以准备一本错题本,方便回顾自己的薄弱点。3、抓住重点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知识体系非常稳定,历年的变化不大,因此“重点恒重”的特点尤为突出。税法、经济法每年教材变化不大,更多体现“新增必考”的特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4、理解为王每一句话都要切实理解含义,每个判断都要搞懂推理过程,每个公式都要尽量推导一遍。切忌“死记硬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6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