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会考试刚结束不久,现阶段已经有部分小伙伴在准备2022年CPA考试了。毕竟注会考试有一定难度的,考前准备一定要做完善,下面深空网提供几点建议给大家,值得参考。2022年CPA考试怎么准备?1、选好科目做好搭配,科目搭配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搭配科目决定了接下来学习什么,什么时候完成哪门科目的学习,如果时间足够当然可以6门课全报,但如果时间不充足建议还是2-3门一报,争取在2-3年内考完,如果真的拖到5年,许多考生就会放弃。2、制定好学习计划,许多考生对于学习计划没有概念,cpa考试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学到哪算哪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一定要有个规划。CPA考试复习资料有哪些?1、教材,中注协有编著出版《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里面涵盖了所有考试的知识点内容,是所有材料的基础,但有些科目内容比较晦涩难懂,也没有详细的解析,看起来难免会有点云里雾里,对此大家也可以借助网课进行加以理解。2、课程,这一部分针对的是基础不扎实或者0基础的考生,许多并非财会专业的考生也会来考cpa,因为cpa证书含金量非常高,像投行就需要cpa证书+司法证书,所以学好cpa不仅仅只能做会计。如果基础不够扎实,建议还是找一家培训机构报名参加课程,课程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到底是有足够的时间参加面授课程,还是足够自律,并且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快,这样可以选择网课,两种课程各有利弊,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3、真题,这部分的材料网上比较多,但相应的也会有一些不完整,或者干脆就不是同一年的题目,所以最好还是找靠谱的题库进行查找,这样拿到手的真题卷也是完整的内容,真题卷的训练有助于各位考生理解出题思路,并且能够对考试题型所花费的时间有一个非常好的把握,真正考试的时候也能够游刃有余。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于四月份开始报名,八月份开始考试,那么在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哪些官方教材书籍呢?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官方辅导教材中注协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2022年)》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2022年)》,组织编写专业阶段6个科目考试辅导教材、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试题汇编,以及经济法规汇编,供考生复习备考参用,不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指定用书。上述材料由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发行,报名人员可在当地书店、出版社指定的网上书店自愿购买。注册会计师的报考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注册会计师的成绩认定注册会计师每科考试满分都为一百分,考到六十分以上即为合格。专业阶段考试单科目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5年。对于连续五年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的考生,财政部应当颁发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证书电子证书,考生应该登录网上报考系统下载打印。
2023年注册会计师备考教材还未出,2022年注会教材于2022年3月6日上市,预计2023年也于三月上旬出版。现今考生可以先参考2022年旧版教材备考,注会教材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本。届时2023年的教材上市后,再进行部分知识点细节改动即可。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1、会计+经济法。会计作为基础科目,内容多更注重理解和计算,经济法偏向文科科目,更注重理解和记忆,计算和记忆匹配,难度合理,经济法可以实施突击策略,考生可以更好的分配平时学习的时间。2、财务管理+战略。财务管理与战略有关,财务管理计算量大,偏理解计算,而战略综合性强,偏理解记忆,适合交替学习。3、审计+税法。审计一开始会很难学,会让人觉得逻辑不清,需要考生逻辑方面的加强,税法更多的是各类税种,偏记忆性,对逻辑要求不高,适合联系备考。注册会计师各科题型1、《会计》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2、《审计》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简答题。3、《税法》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计算问答题。4、《经济法》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5、《财务成本管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简答题。注册会计师的备考建议1、学会合理正确运用教辅资料,在每个科目的章节知识点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各章节大小标题等,考生可以合理运用这部分资料,帮助自己掌握科目的大概知识点。2、制定贴合情况的计划。在我们开始备考前,制定自己的计划表,并按照计划实行,效率会大幅度提高。3、稳住心态必不可少。部分考生在考试面前会有焦虑的情况发生,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备考效率乃至考试的结果。所以大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合理平稳的按照计划备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