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精讲讲义

feion1992024-07-24  0

一、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2分左右。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编制、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可能略有变化:增加利得与损失的概念。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素的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理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三】会计核算的13个一般原则(掌握)   1.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有6个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5)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2.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有4个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经典例题]   2007年12月1日,A公司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及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租赁标的物:CF型数控车床。 (2)租赁期开始日:2007年12月31日。 (3)租赁期:2007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共计36个月。 (4)租金支付方式:自起租日起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225 000元。 (5)该设备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由A公司负担,估计每年约15 000元。 (6)该设备在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均为1 050 000元。 (7)租赁合同规定6个月利率为7%。 (8)该设备的估计使用年限为9年,已使用4年,期满无残值,承租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9)租赁期满时,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购买价150元,估计期满时的公允价值500 000元。   (10)2009年和2010年两年,A公司每年按该设备所生产的产品的年销售收入的5%向B租赁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A公司2009年和2010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50 000元、450 000元。此外,该设备不需安装。   (11)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共计1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P/A ,7%,6)=;(P/F,7%,6)=]   要求:   (1)判断租赁类型。   (2)计算租赁开始日A公司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3)编制A公司2008年6月30日、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会计分录。   (4)编制A公司2008年12月31日按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5)编制A公司2008年12月31日履约成本的会计分录。   (6)编制A公司2009年和2010年有关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   (7)编制A公司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时留购租赁资产的会计分录。   [例题答案]   (1)判断租赁类型   ①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150÷500 000=%,所以判断为融资租赁。   ②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225 000×(P/A ,6,7%)+150×(P/F,6,7%)=225 000×+150×=1 072 (元)>1 050 000×90%,因此,A公司应当将该项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   注:列出上面两者之一足以判断该项租赁属于融资租赁。   (2)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   由于A公司不知道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因此应选择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即6个月利率7%作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率。   ①最低租赁付款额=225 000×6+150=1 350 150(元)   ②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 072 元>1 050 000元   根据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公允价值1 050 000元。   ③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1 350 150-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1 050 000=300 150(元)。   ④会计分录。   2007年12月31日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 050 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300 15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 350 150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3)编制2008年6月30日、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会计分录。   ①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率的确定,由于租赁资产入账价值为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   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的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225 000×(P/A,6,r)+150×(P/F,6,r)=1 050 000   融资费用分摊率r=%   ②计算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8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租金   本期确认的融资费用   =(1 350 150-300 150)×%=80 850(元)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25 000    贷:银行存款 225 000   借:财务费用 80 85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80 850   ②2008年12月31日,支付第二期租金。   本期确认的融资费用=[(1 350 150-225 000)-(300 150-80 850)]×%=69 (元)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225 000    贷:银行存款 225 000   借:财务费用 6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9   (4)编制2008年12月31日按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根据合同规定,由于A公司可以合理确定在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因此,应当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5年(9年-4年)期间内计提折旧。   2008年12月31日折旧金额=1 060 000×1/5=212 000(元)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212 000    贷:累计折旧        212 000   (5)编制2008年12月31日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   支付该设备的保险、维护等费用15 000元   借:制造费用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6)编制2009年和2010年有关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   ①2009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规定应向B租赁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借:销售费用   17 500(350 000 ×5%)    贷: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 17 500   ②2010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规定应向B租赁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借:销售费用   22 500(450 000×5%)    贷: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   22 500   (7)编制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时留购租赁资产的会计分录。   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时,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购买价150元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1 060 0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 060 0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6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