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级的考试条件

feion1992024-07-24  4

关于考中级会计的条件,回答如下:

一、中级会计职称报考基本条件

1.报名中级会计职称必须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一些其它的法律和法规。

2.报名参加考试者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杜绝严重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考生要热爱会计工作,并且还要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业务技能。

二、中级会计职称报考具体条件

1.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必须要从事会计工作五年以上,才可以报考。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又或者是学士学位的,从事会计工作四年以上的,才可以报考。

3.报考者具备第二学士学位又或者是研究生学历的,必须要从事会计工作满两年才可报考。

扩展知识:

资格综述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中下旬。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报名流程

中级会计职称报名流程:报名→审核→缴费→报名成功。

第一步:登陆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点击报名页面左下方的“考试报名”。

第二步:选择中级会计职称报考省份,然后进入到自己所在省份的报名页面。

第三步:根据自己是“首次报考人员”还是“非首次报考人员”,选择注册或登录。

第四步:点击进入以后,查看网上报名须知,选择“完全同意”。

第五步:进入报名入口,选择所在省份,查看照片上传注意事项。

第六步:填写个人证件号码、姓名信息和报考级别。

第七步:个人详细报考信息填写完成后,在此步骤需要上传符合第五步要求标准的照片。

第八步:进入考试费用及设置登录密码页面,确定“我已读过所有公告”并设置好登录密码。

第九步:信息输入完毕后,会自动生成报名注册号,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注册号。

报名时间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已公布,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为3月10日-31日,各地在此时间段内自行规定报名时间。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为9月4日-6日。

会计人员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中级会计实行全国统一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按照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中级会计师考试报考需要下列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具体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注: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

免费领取中级会计职称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许多小伙伴准备报考中级会计师,那么中级会计考试的条件有哪些呢?快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级会计考试条件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职业道德良好,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参加中级资格考试工作年限为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

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口诀记忆法的好处

口诀记忆是让考生们通过有趣味的知识架构来帮助考生迅速记忆,变枯燥为趣味,降低记忆难度,使大家可以轻松掌握知识要点,比如12属相和天干地支的顺序区分,相信通过口诀的记忆,大家都能够迅速背诵出来。

趣味记忆

比如对于“投资分散化”的理解: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一家三口要一起去一个地方旅游,坐了不同的三架飞机,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

对“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的理解:或有负债不是负债是表外的,就像干爹不是爹,干妈不是妈。

此种类型的理解,大家可以自己编上小故事,那样就容易记忆啦,但是切记不要乱编,要区分了易混易淆的知识之后才可以编哦!

了解公式背景

在财务管理中,要想成功一个公式,首先就要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了解这个公式的背景,公式的内在构成、内在的联系和逻辑。这样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真正在脑海里留下对这个公式的印象。

比如财务管理中:

和“增长率”有关的公式:

①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x100%;

②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③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 - 1]x100%。

根据特点分类记忆,掌握方法

考生在备考不同学科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分类记忆,比如中级经济法偏文科,很多的法律条文看似难懂但其实只要转换角度,抓住重点,多看几遍还是可以做到理解记忆的。中级财务管理偏理,公式的记忆不能脱离习题的练习。在学习文理科目的时候一定是存在不同侧重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快掌握。

通过思维导图串联记忆

对于经济法中繁琐的法律条文,还可以通过梳理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握知识点概念框架内容,提纲挈领地把相关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串联记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6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