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精华笔记

feion1992024-07-24  0

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2.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的内容 (1)评价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评价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评价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3.评价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内容 (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4.审计目标的导向作用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它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5.审计意见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但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 二、管理层、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1.基本原则 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2.具体要求 (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3.保证手段 管理层通常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并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这一责任。 三、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1.基本原则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具体要求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3)遵守审计准则; (4)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5)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3.保证手段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四、编制责任与审计责任 1.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2.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3.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五、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十月赛高考,这大概是所有会计lifedogs最深刻的自嘲了吧。无论现在的你离60分差距还有多少,老师都最害怕听到你说“放弃”两个字。是的,这两字要比你说“不懂”另人绝望的多!注会如同“持久战”,战术比兵力更重要,复习讲究方法,抓分讲究策略,道理说出来并不多么“高大上”,若有醍醐灌顶之效,也算善莫大焉。笔记1:错题“三遍法”不论你已经刷过多少题,还剩多少题来不及做。到今天,都该整理下你曾经“错过”的题目啦,“错题本”不是让你用来“再抄一遍答案”的。你有没有复盘过:这题曾经做错过几次?每次错的原因都一样吗?如果都一样,是哪个知识点没弄透?如果不一样,又是哪几个知识点遗忘了?如果是粗心,如何保证在考试紧张环境下,不再犯?草稿纸上写下哪些信息,能帮助理清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哪些是答案中的“得分点”,必须写出?笔记2:真题“五遍法”极端现象一:直到上考场才见过“真题”。极端现象二:真题早就做过啦,都能背出ABC了,还有没有新题、难题。两种都不可取。真题有两种刷法:1)分章刷。考前30-15天左右建议分章刷。第一轮复习时,先分析每个章节在考试时是怎么出题的,你得习惯真题的语言表述风格和题目难度。第一次做真题主观题时,连题目都读不全,这太正常啦!试着先看问题,如果你看一眼问题,就知道要去题干里找何种信息,要去教材里翻哪部分例题,那就很不错啦!看标题,你还缺4遍~一点点来,一口怎能吃成胖子?第二轮复习时,可以真题搭配教材讲义一起去研究啦。教材知识点很多,很晦涩,但不一定都具有“可考性”,有些知识只适合出文字性选择题,有些知识每年都会考核主观题,即便A卷没抽到,B卷也会考。每年必考的地方......没得捷径,只有反复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可听过?“破罐子破摔”的放弃心理往往发生在第二遍:为什么还背不下来?这究竟说的啥?丧......丧一发遍不可收拾。打气精神来!请你再来98遍直至倒背如流。2)整套刷。考前15-5天左右建议整套刷。考试讲究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极端紧张的作战环境中,保持清晰的逻辑思考,用早已熟练的做题步骤,以稳如老狗的心态,能拿一分是一分,拿满60就万岁,再多拿点好_瑟。时间管理很重要,心态调整很重要,得分分布有讲究,答题步骤有门道。以会计为例。考前30-15天左右采用“完整模考法”整套刷题,考前10-5天左右使用机考系统熟悉计算机做答,知己知彼,是战前演练的不二法则。笔记3:框架“梳理法”考前大家习惯性加群、逛论坛要资料。干货拿了那么多,你都看了吗?网盘一键转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有没有研究过:这份资料的总结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记忆吗?哪部分是符合我记忆习惯值得借鉴的?哪部分是已经掌握的,无需再花精力再反复看?哪部分我从未接触过,究竟是之前遗漏的,还是属于偏题难点,简单了解甚至直接剔除?笔记4:适度“放弃法”学到现在,对CPA的认知也该非常清晰了。承认自己的能力天花板,反而是为了更好地突破瓶颈。剩下25天,没有人能做到100%全部掌握。剩下25天,只要把CPA的60%做到100%掌握。一样是60分通过!你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战略性放弃一些不容易得分的难点,把重点复习精力花在“常考的、能拿到分”的地方,60分足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6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