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PA考试中,《税法》一直被认为是相对简单的一科,涉及的考点内容包括了税法总论、实体法、程序法及国际法四个方面。学习难度也不会太高。CPA《税法》考什么内容?1、根据历年注册会计师各科目考试通过率来看,近几年税法通过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税法在注会六科中一直被认为是相对简单的一科。2、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涉及到较多的知识点,且重难点突出,整体综合性也比较高。因此,也有些考生觉得税法有些难。但如果备考过程中,掌握了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且掌握了方法技巧,其实也不难通过。3、税法科目主要涉及到主观题及客观题的考查。主观题一般包括计算题及综合题,客观题主要涉及了一些概念及政策法规的考查。客观题整体上涉及的计算题型较少。其实,对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梳理后,你会发现主要考试内容也就包括了税法总论、实体法、程序法及国际法四个方面。学习难度也不会太高。CPA《税法》备考策略其实近几年税法因为和会计的联系,以及政策变化的影响,一直是CPA的热门科目。相比较前面三科而言,难度也稍微小一些,但因为有计算题,所以备考上限也在400小时左右,下限是280小时。再通过税法的题型和分数,来分析一下税法的复习重点。税法和财管相比,就是把15分的计算分析题放到了综合题中,所以税法的计算题和记忆分析题占的比例相对协调,这也加深了税法的复习难度,就是哪一块都不能放弃。不过税法部分知识点和会计是结合的,一起复习会降低难度,相比较而言综合题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要把时间放在基础知识、新增知识、变化知识以及计算题上。
注会税法共有14章,有些章节需要考生记忆,有些章节需要考生重点掌握,还有个别章节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
《税法》是2011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双彦、刘雄飞、财会方舟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本丛书由具有多年考试辅导经验的名师团队编写,紧扣2011年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结构合理,体例全面,应考性强。按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共分成6本书,即《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如何学好注会税法
1、重点突破:在通读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反复精读,加深理解。这些需要理解的知识点是客观题和主观题都会考查的内容,需要考生在准确、深入的理解教材中法律条文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同学们不要气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多看定会有所收获。
2、做适量的习题,巩固知识点:针对各章内容考生应当选做一定量的习题,用以巩固已学知识点,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做适量的习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保证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有充分的时间把题目做完。
3、善于归纳总结,学会融会贯通:注会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要针对每章内容找出主线,归纳总结易混点,前后各章内容要学会融汇贯通,最终准确记忆。
2021年CPA考试已经完满结束了,从中注协所公布的数据来看,CPA《税法》通过率是最高的,那么《税法》这一科难度系数是多少?备考要花多长时间?CPA考试六科难度情况根据中国会计视野调查的数据,2021年CPA六科难度系数依次为:(难度系数总分5分,数字越高,代表越难)战略,难度系数(去年)经济法,难度系数(去年)审计,难度系数(去年)会计,难度系数(去年)财管,难度系数(去年)税法,难度系数(去年)结合两个数据,《税法》毫无疑问,是今年最简单的科目。关于CPA《税法》备考时长按照官方给出的推荐复习时间,《税法》的充分学习需要220小时,即使按30天来算,平均每天需要小时才能达到官方推荐的标准时间,一般只有全职备考的考生才能挪出这么充裕的时间。因此,小伙伴们在备考时,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重视每一门科目,保证各科复习时长达到推荐的水平,实现三轮复习,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通过率。CPA《税法》学习建议1、注重理解CPA税法的学习十分注注重逻辑思维及理解能力。因此,学习备考税法,务必要重视理解,切忌死记硬背。我们可以回归到知识点原理是什么,弄明白原理、依据,重视教材的例题,熟悉做题步骤及思维模式,把握法条,才能更加灵活运用。2、注重笔记,注重技巧学习CPA税法,很多人都认为十分枯燥无聊,但是如果我们理清了知识脉络,你会发现税法的世界也是十分有趣的。想要掌握它,就要慢慢建立对它的兴趣。CPA税法的笔记非常重要,每个知识点,若有疑惑之处,及时做好记录。对于重点、难点做好标记,并且花时间弄懂。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及前辈,也可以进行网上资料的查询。整理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思维导图的制作,将知识点框架建立起来,把握每个知识点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