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几科几年过一科

feion1992024-07-24  1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一年只有一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3个科目:《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和《中级经济法》,考生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

《中级会计实务》

大部分考生认为《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考试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也是考生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科。《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章节数目较多,复习起来难度比较大。每年长投、金融资产、合并报表等知识点,都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考生要针对这些重难点问题,进行重复多次的学习。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科目是令“文科生”考生感到最头疼的一科,因为该科目考查计算题较多,需要考生在掌握基本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演算,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复习时,不要死记硬背这些计算公式,而是要彻底理解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只有理解了,考生才会懂得如何灵活运用。

《经济法》

《经济法》可谓是“理科生”考生的“重灾区”,因为该科目含有大量的法律条例需要考生牢牢掌握。这就涉及到背诵的问题,而背诵常常是很多“理科生”的薄弱项。但是考生们也不用担心,背诵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有技巧可寻的。考生们应该在理解之后,借助口诀、归纳、联想等记忆方法,进行高效记忆。

如果按照历年中级会计职称通过率来说,中级一年过三门确实不容易。但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认真备考,那么中级一年过三门又是容易的。

《中级会计实务》相对其他两科难一些,考生往往会将学习时间更多的分配给《中级会计实务》而忽视了相对简单的《经济法》。这样就会导致其他两科统统高分通关,而造成《经济法》失利。

分配的时间不仅需要参考考试难度,更需要参考自己的各项学习能力。如果记忆力不好,理解力还可以,一定要将更多时间分配给弱势科目。

想要一年考过3科,认真备考是必须的,大家要抱着一年过三门的信心,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保证自己在考试时处于最佳的状态,不仅是身体上,还包括心理上。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三科需要2年考完,会计专业技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二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如果两年内没有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则过期科目需重新参加考试。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中级会计考试三科的满分都是100分,60分为合格分数。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中级会计职称的成绩有效期是两年,也就是说考生要在两年内通过三科的考试方可拿到证书。比如考生在2022年参加考试,其中两科成绩合格了,那么在2023年只需报考没有合格的那一科。若是考生这一科的成绩仍然没有合格,那么已经合格的两科成绩也作废,需要在2024年从新报考三科。

中级会计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设置的合格标准,考试各科目合格线都是60分。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3个科目都实行百分制,达到合格标准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备考人员合理规划复习时间,不断查缺补漏,提升学习能力,争取在两年内通过考试。

中级是两年内过三门。

中级会计师考试是两年过三门的,中级会计师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两年,即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二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够获得中级会计师证书。

在两年内通过《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即若第一年只过了其中1门或2门,则第二年只需报考剩下的1门或2门。若2年内3门没有全部通过,则需要从头开始报考。

《中级会计实务》满分100分,合格标准60分,《财务管理》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经济法》科目满分100分,合格成绩标准为60分。

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中级会计师考试注意事项:

1、放松紧张情绪,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更高。在考试前,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了”“拥有足够的实力通过考试”等等。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提高考试的表现。

2、正常作息,注意饮食。在考试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作息时间。同时,饮食也要注意清淡,不要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此外,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

3、抓住时间,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抓住时间,利用每个空闲时间进行复习。

4、划重点,梳理重点难点知识。对于考试内容,要重点复习难点知识,并且要有所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制定知识点总结表或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