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中级考试搭配

feion1992024-07-24  2

中级会计和注会考试如果同时报考建议以中级为主,因为中级考试只有两年的时间,而且考试相对注会来说也简单一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会计基础来进行搭配,下面就详细介绍搭配方法。中级会计跟注会考试科目搭配方案一: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经济法》《会计》是注会的基础科目,学好会计,再学其他科目特别是《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时候,会比较省力,不会感觉太难。但是《会计》这一个科目内容多,考试难度比较大,为了减轻考生备考压力,提高考生的积极性,可以和《经济法》同时备考。《经济法》需要记忆知识内容比较多相对比较简单,在注会考试科目中,和其他考试科目的联系性不大,可以单独进行学习。方案二: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会计》+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会计》+《经济法》注会中的《会计》科目和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有知识点的重合。这两个科目结合考生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能达到一箭双雕的学习效果。为了方便备考,《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中任选一科。从考试难度上来说,《财务成本管理》难度更大些。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中级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以及《财务管理》三个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其中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以及《税法》一共六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的内容包括《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有的科目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可以搭配起来备考,比如中级会计师的中级会计科目和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搭配起来备考,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做真题。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科目之间联系

1、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中级会计师考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注会《会计》科目包括了《中级会计实务》的几乎所有内容。

2、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两科的知识点各自独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重合,知识点关联度不高。

3、注会的《税法》和《经济法》与中级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相对应。注会的《经济法》中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票据法为重点。《中级经济法》的税法部分收录了注会《税法》中最重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及分值

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有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三科满分各为100分,60分及格。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题型分值为单项选择题15分/1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22分/2大题,综合题33分/2大题。《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30分/2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15分/3题,综合题25分/2大题。《经济法》为单项选择题30分/30题,多项选择题30分/15题,判断题10分/10题,简答题18分/3大题,综合题12分/1大题。

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搭配

1、一次性报考三个科目。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且复习时间较长的考生可以尝试一次报考三个科目。即便不能全部通过,但也经历了考试氛围以及前期的复习,大概了解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等来年重新报考时,通过率更高。

2、可选择第一年报考一科或者两科,争取能让报考的科目通过,这样第二年报考时,减轻压力。可选择《中级会计师实务》或者《财务管理》或者《经济法》,考生可选择自己相对拿手通过率较高的科目去报考,不至于第二年给自己太大压力。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存在着关联性,所以可以搭配起来备考,比如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科目和中级会计师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可以搭配起来备考,其次便是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的方向以及重点内容。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科目之间联系

1、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中级会计师考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注会《会计》科目包括了《中级会计实务》的几乎所有内容。

2、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管理》,两科的知识点各自独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重合,知识点关联度不高。

3、注会的《税法》和《经济法》与中级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相对应。注会的《经济法》中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票据法为重点。《中级经济法》的税法部分收录了注会《税法》中最重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及分值

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有三科,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三科满分各为100分,60分及格。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题型分值为单项选择题15分/1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22分/2大题,综合题33分/2大题。《财务管理》:单项选择题30分/20题,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判断题10分/10题,计算分析题15分/3题,综合题25分/2大题。《经济法》为单项选择题30分/30题,多项选择题30分/15题,判断题10分/10题,简答题18分/3大题,综合题12分/1大题。

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搭配

1、一次性报考三个科目。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且复习时间较长的考生可以尝试一次报考三个科目。即便不能全部通过,但也经历了考试氛围以及前期的复习,大概了解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等来年重新报考时,通过率更高。

2、可选择第一年报考一科或者两科,争取能让报考的科目通过,这样第二年报考时,减轻压力。可选择《中级会计师实务》或者《财务管理》或者《经济法》,考生可选择自己相对拿手通过率较高的科目去报考,不至于第二年给自己太大压力。

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可以搭配中级的《中级会计务实》《经济法》《财务管理》进行考试,关联度较高,搭配考试可以提高效率。\t了解考试科目\t中级的考试科目有3科,考试科目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考生需要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3门科目,才能获得中级证书。\t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6门考试科目,才能获得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t在这两个证书的考试科目中,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和注会的《会计》,中级的《经济法》和注会的《经济法》,中级的《财务管理》和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内容有很多的重合部分。另外,中级的考试内容相对注会的考试内容要简单些。\t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如果基础较强,或者学习时间充足,在报考中级的全部科目之后,可以同时报考对应的相似度较高的会计、财管和经济法。\t中级和注册会计师在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上也不存在冲突,只要符合报名条件,考生制定学习计划,备考过程中好好努力,将两者一并顺利考过,也不是不可能的。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中级搭配怎么考,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