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实务高频考点解析

feion1992024-07-24  0

中级会计师考试是会计职称考试,一般考完初级会计之后的考生,工作经验到了,都会去考中级,那么中级会计考试三科中有哪些重点需要注意?怎么学才高效?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重点解析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共分为了《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个科目,其中《中级会计实务》在三个科目中,考察的范围最广、重点内容最为明确的科目,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必须要对教材注重全面的理解,围绕教材和考试大纲全面进行学习,这样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财务管理与其它科目相比,《财务管理》考点内容涉及的公式会比较多,并且计算题也比较多、计算量较大,当中的计算基础、计算的公式都是基于初级会计职称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于打下初级会计基础知识的考生,学习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相对会比较轻松。经济法从字面意思来看,相信考生都已经知道《经济法》可是以法律法规内容为主的考试科目,考生在备考时,只要做到掌握和记忆就可以了。中级会计考试学习建议1、历年真题一定要写历年真题在各个阶段都是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的,考生们可以利用多维真题系统,筛选不同维度的真题,可以按章节筛选,以便巩固学到的基础知识,可以按难度指数筛选,让备考循序渐进。争取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摸索出各科的命题规律,进而总结答题的技巧和思路。2、合理备考,注重错题中级会计师备考是个长期的过程,考生们一定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分配各科的学习精力,建议重点学习自己不擅长的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这样两科或三科同时通关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妈妈级考生们和上班族考生的学习时间都比较散碎,建议大家将连贯的时间用来看书、做题听课,碎片时间可以用来记忆知识点、翻看错题本。

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是中级会计考试中《中级会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承租人会计处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具体如下:承租人会计处理——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一)租赁付款额租赁付款额,是指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与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相关的款项。包括以下5项内容:1、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实质固定付款额是指在形式上可能包含变量但实质上无法避免的付款额。2、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可变租赁付款额,是指承租人为取得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而向出租人支付的因租赁期开始日后的事实或情况发生变化(而非时间推移)而变动的款项。与①市场比率或指数和②承租人源自租赁资产的绩效挂钩。3、购买选择权的行使价格,前提是承租人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4、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5、根据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二)折现率租赁负债应当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通常采用租赁内含利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注意先后顺序)1、租赁内含利率,是指使出租人的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利率。2、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是指承租人在类似经济环境下为获得与使用权资产价值接近的资产,在类似期间以类似抵押条件借入资金须支付的利率。承租人会计处理——租赁负债的后续计量(一)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承租人应当按以下原则对租赁负债进行后续计量:1.确认租赁负债的利息时,增加租赁负债的账面金额。2.支付租赁付款额时,减少租赁负债的账面金额。3.因重估或租赁变更等原因导致租赁付款额发生变动时,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二)租赁负债的重新计量在租赁开始日后,当发生下列四种情形时,承租人应当按照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的限制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调减至零,但租赁负债仍需进一步调减的,承租人应当将剩余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实质固定付款额发生变动;2、担保余值预计的应付款金额发生变动;3、用于确定租赁付款额的指数或比率发生变动;4、购买选择权、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评估结果或实际行使情况发生变化。租赁期开始日后,发生下列情形的,承租人应采用修订后的折现率对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进行折现,以重新计量租赁负债:(1)发生承租人可控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或变化,且影响承租人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承租人应当对其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相应选择权进行重新评估。上述选择权的评估结果发生变化的,承租人应当根据新的评估结果重新确定租赁期和租赁付款额。前述选择权的实际行使情况与原评估结果不一致等导致租赁期变化的,也应当根据新的租赁期重新确定租赁付款额。(2)发生承租人可控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或变化,且影响承租人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购买选择权的,承租人应当对其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购买选择权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发生变化的,承租人应根据新的评估结果重新确定租赁付款额。上述两种情形下,承租人在计算变动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应当采用剩余租赁期间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无法确定剩余租赁期间的租赁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重估日的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出租人会计处理——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使用权资产,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按照成本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下列四项:(1)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2)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应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3)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4)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前述成本属于为生产存货而发生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关于上述第4项成本,承租人有可能在租赁期开始日就承担了上述成本的支付义务,也可能在特定期间内因使用标的资产而承担了相关义务。承租人应在其有义务承担上述成本时,将这些成本确认为使用权资产成本的一部分。但是,承租人由于在特定期间内将使用权资产用于生产存货而发生的上述成本,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进行会计处理。承租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一或有事项》对上述成本的支付义务进行确认和计量。出租人会计处理——使用权资产后续计量在租赁期开始日后,承租人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承租人按照规定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的,应当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承租人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折旧规定,自租赁期开始日起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承租人在确定使用权资产的折旧方法时,应当根据与使用权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作出决定。通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承租人在确定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年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承租人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2、承租人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3、如果使用权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短于前两者,则应在使用权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使用权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贷: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承租人和出租人相关例题1、下列各项中,不构成租赁付款额组成部分的是()。A.租金B.租赁激励相关金额C.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D.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部分【答案】B【解析】①选项B正确,承租人在确定租赁付款额时,应当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②租赁付款额包括以下五个内容:a.固定付款额及实质固定付款额(需扣除租赁激励金额)b.取决于指数或者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只有这个可以,其他可变租赁付款额都不能计入)c.合理确定将行使选择权时,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d.合理确定将行使选择权时,终止租赁需支付的款项e.在有担保余值的情况下,预计应支付的款项(这里要区分与租赁收款额的内容)2、下列各项关于出租人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融资租赁下取决于指数的可变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在租赁期开始日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B.融资租赁下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初始入账价值不包含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C.出租人取得的与资产未来绩效挂钩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D.经营租赁下收取的租金在租赁期内的各个期间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方法确认为收入【答案】B【解析】①选项A正确,取决于指数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属于租赁收款额的组成部分,应将其的现值在租赁期开始日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②选项B错误,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包括在租赁投资净额中,也即包括在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初始入账价值中。③选项C正确,与资产未来绩效挂钩的可变租赁付款额不属于取决于指数的可变租赁付款额,不构成租赁收款额的组成部分,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④选项D正确,经营租赁下收取的租金在租赁期内的各个期间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方法确认为收入。

2023年中级会计预习阶段备考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三科中最难的科目,该如何学习呢?下面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高频考点吧。

(一)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二)中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

(三)中级会计实务备考方法

1.务实基础

首先,无论你在学习中级会计实务的哪一个章节,都必须先攻克基础知识。否则,你没有前期的基础铺垫,后期备考也会感觉非常吃力。别人一个小时能解决的,你要花双倍的时间和精力。

2.练习巩固

大家应该对做题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一是开展章节练习,夯实基础。其次,利用真题和模拟试卷,查漏补缺,高效提高成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强化所学知识点。

3.知识点的分类

?记忆型知识点:

①标记课程强调的重点内容,根据教材原文进行学习和记忆;

②平时做好总结和归纳,考试前集中背诵和记忆。

?计算型知识点:

①认真听老师讲课,从原理上领悟,公式牢记在心;

②多做题,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

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简单题、综合题六种题型,各科目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1、《中级会计实务》

10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5分;10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题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两题计算分析题,共22分;两题综合题,共33分。

2、《财务管理》

20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10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题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题计算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两题综合题,共25分。

3、《经济法》

30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0题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题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一题综合题,共12分。

中级会计各科特点

1、《财务管理》

内容涉及财务会计概述、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存货取得、发出的计量、券投资概述、固定资产概述等。特点是内容抽象、公式多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2、《经济法》

内容涉及经济法总论、公司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等。特点是内容多且杂,考题灵活,考生需要学会归纳,多举例,多做题。

3、《中级会计实务》

内容涉及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等。是中级会计考试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科目,考生复习应安排更多的时间。

中级会计备考建议

考生除了要复习教材以外,真题的练习也很重要,至少近三年的真题需要重复做两遍以上,要把每个选项弄明白,即使是错误的选项也要搞懂哪里错了,这比做别的题有效有益的多。

同时还要保证睡眠的质量,保持学习的效率,不能太心急打乱自己复习的节奏,影响心情。

最后就是根据网课来梳理好考点要点,整理成笔记,不要怕辛苦,然后不断的重复去翻看查阅,这步做好,基本上考试是没有多少问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