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教材审计报告

feion1992024-07-24  0

审计报告的必备内容有十项:标题;收件人;审计意见;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如适用);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报告日期。

法律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等12项准则的通知》的附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第八条规定: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财政部关于印发等12项准则的通知》的附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第二十一条规定: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审计意见;

(四)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五)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如适用);

(八)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九)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十)报告日期。

在适用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还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24 号——持续经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504 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 号——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的相关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对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关键审计事项、被审计单位年度报告中包含的除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之外的其他信息进行报告。

2022年注册会计师教材已经上市啦,那么21年教材还可以使用吗?快来看看她变化大不大吧! 第一章   审计概述  修改“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内容,增加了内部审计的定义和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的区别 第二章   审计计划    无实质变化 第三章   审计证据   增加“通过电子函证方式发出询证函时采取的控制措施”内容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无实质变化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无实质变化 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  无实质变化 第七章   风险评估  修改“讨论的目的”内容,原有的四项简化为三项。 第八章   风险应对  无实质变化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出库发运凭证”统一改为“出库单” 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无实质变化 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无实质变化 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    无实质变化 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   修改“应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采取的具体措施”内容。 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   无实质变化 第十五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    对“第二节利用专家的工作”有所修改。 第十六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对“第二节集团审计中的责任设定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相应文字进行了调整。对“第五节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部分内容有所调整。修改第八节内容为“合并过程及期后事项”,增加了期后事项的内容。 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无实质变化 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    对第一节中“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内容重新进行了编写;增加第一节中“确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是否重大”内容;其他无实质变动。 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   对“第二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中的“财务报表是否恰当披露了所选择和运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进行了内容调整;增加第三节“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的内容;对“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进行调整;对第四节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对“第五节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进行了修改;对“第七节 比较信息”中“三、审计报告:对应数据”的内容进行了重新修整。 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对“第一节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对“第四节 测试控制的有效性”中“举例说明在整合审计中如何将期中控制测试的结果前推至基准日”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对“第七节 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的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增加第八节“表明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内容;对“第九节 完成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二、获取书面声明”“三、沟通相关事项”内容进行补充;对“第十节 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四、对期后事项的考虑”内容进行补充。 第二十一章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管理    对“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第三节 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中“客户关系和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确定审计项目组是否具备适当的胜任能力时,审计项目合伙人可以考虑的因素”“对项目组成员的指导和监督可能包括的方面”“咨询”内容进行了补充。 第二十二章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无实质变化 第二十三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无实质变化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实际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鉴证、保护和证明三个方面。

1、鉴证作用。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合法、公允和一贯具有鉴证作用。

2、保护作用。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证明作用。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2)收件人;(3)引言段;(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6)审计意见段;(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9)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向委托人提交的最终产品。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报告。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从而履行业务约定的责任。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审计报告,并防止被审计单位替换替换、更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审计报告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好顺佳工商财税。好顺佳集团成立至今,全心致力于打造财税法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凭着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精英团队,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最优质高效的公司注册、税务代理、财务代理等疑难问题办理,屡获广大客户朋友好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