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共几章

feion1992024-07-24  0

中级会计包括三个科目。《中级会计实务》一共二十一章,《经济法》共有8章,中级会计师中级《财务管理》一共十章。一共三十九章。

一、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

1、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存货;第三章;固定资产;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六章;无形资产;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八章;资产减值;第九章;金融工具;第十章;职工薪酬及借款费用;第十一章;债务重组;第十二章;或有事项。

2、第十三章;收入;第十四章;政府补助;第十五章;所得税;第十六章;外币折算;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八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十九章;财务报告;第二十章;政府会计;第二十一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二、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第三章预算管理;第四章筹资管理(上);第五章筹资管理(下);第六章投资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三、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

中级会计职称介绍:

中级会计职称是中国全国性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级会计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证明了持证者熟悉财务、会计和税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民营企业、国有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不同职业领域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等工作。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分为两个科目:会计基础和会计实务。会计基础考试主要考察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核算方法、报表编制、成本管理、税务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会计实务考试则主要涉及会计电算化、审计、企业财务、税务、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考察。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涉及的具体内容比较广泛,备考要更为全面、扎实,需要好好把握各科目的考试大纲和重点难点,注重平时练习,并结合真题、模拟题进行综合性的提升。

中级会计共有三个科目,其中中级会计实务有19个章节,财务管理有10个章节,经济法有8个章节。

中级会计考试难度如何,还是因人而异。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中级会计师怎么准备:

一、预习阶段。

对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一开始的报名到最后的结束只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要在这段时间能够学会三门科目的课程,那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教材的内容和考试的内容能够有具体的了解,能够进行通读教材,对于重难点要进行标记出来。

二、基础阶段。

主要是将书进行通读一遍,对于零基础的考生来说,可以进行按部就班学习,对于之前学习的就要对于变动的地方好好进行复习,修改记忆的数据,教材中一般都是有例题,也是有比较针对性的,所以一定要进行搞懂。

在这个阶段对于之前预习的过程中没有搞懂的问题进行理解清楚。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报名辅导班学习,跟着老师来进行学习一遍,下课可以对于习题做一些,那么对于考点也会有一定的记忆。

三、做题阶段。

对于前面两个阶段的备考已经备考差不多的话,就可以进行做题的练习了,这样的时候不要感觉做题是没有用的,对于做题来说能够更好进行检测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错题要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义,直到真正能够搞清楚就可以,在考前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做题。

如下:

第一部分是基础(1章),主要阐述会计的理论部分。

第二部分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共八章,2-6章、9-10章、13章)。

第三部分是财务报告(共三章,17-19章),它是本科目的重点内容;第四部分是一些特殊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共八章,7-8章、10-12章、14-16章)。

第五部分是政府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知识覆盖面相对来说比较大, 在备考时要注意书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

《财务管理》:题量稍大,计算性较强,侧重于理论结合实际。

《财务管理》科目共10章,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1、2章),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是财务管理工作环节(3、10章),主要介绍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财务管理内容(4-9章),主要介绍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与分配管理,是本科目的核心章节。

财管各科目联系比较密切,在备考时考生可以把一些相关联的章节放在一起学习。这科对于计算能力弱的考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在学习过程中,相关公式最好推导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平常多做练习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经济法》:知识点多而杂,容易混淆,难度不大。

《经济法》科目包含8章。2-7章涉及主观题的概率较大,各章均较重要,需要记忆的法律法条非常多。学习时理解记忆即可。

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学习计划,首先要梳理自身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整理出可利用的时间,做出时间安排表,以每一天为单位,合理分配学习、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逐一攻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