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中的审计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进行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基本原理;2、审计测试流程;3、审计中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4、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审计工作的完成与报告;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7、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8、注会职业道德。注会中的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阶段《审计》科目。
注册会计《审计》一般考:审计计划、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沟通、审计概述、货币资金的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等内容。考试时长是150分钟,及格分数线为六十分,试卷总分为一百分。《审计》科目是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中的一门考试科目,专业阶段的其他考试科目是:《经济法》、《税法》、《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专业阶段的单科成绩有效期为五年,即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六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考生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方可报名综合阶段考试。
注会《审计》科目主要考以下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基本原理,包括审计概述、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底稿;2、财务报表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应对;3、财务报表审计中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的审计;4、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审计工作的完成与审计报告;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7、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和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8、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