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cpa考试会计科目真题答案解析

feion1992024-07-24  0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每日一练

1.【多选题】(2015年改编)下列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处于季节性修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在修理期间应当停止计提折旧

B.自用固定资产转为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后仍应当计提折旧

C.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调整折旧方法

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暂估价值计提折旧

2.【单选题】(2016年)长江公司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不考虑其他因素,其纳入合并范围的下列子公司对所持有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中,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是( )。

A.子公司甲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土地使用权取得成本计入所建造商品房成本

B.子公司乙将取得的用于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在建造期间的摊销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C.子公司丙将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租赁期开始日停止摊销并转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D.子公司丁将用作办公用房的外购房屋价款按照房屋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相对公允价值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采用不同的年限计提折旧或摊销

3.【多选题】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减值测试

B.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需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C.企业持有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取得的租金收入一般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4.【单选题】下列关于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租金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核算

B.在每期计提折旧或者摊销时,计提的折旧和摊销金额需要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C.发生减值时,需要将减值的金额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D.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5.【单选题】A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2×18年9月20日,该企业将当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对外出租,该办公楼建造成本为5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18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CD。解析:A项错误,处于季节性修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无需将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依然在固定资产核算,在修理期间照提折旧;处于更新改造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2.【答案】B。解析:A项表述正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存货,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商品房的成本;B项表述错误,企业取得用于建造自用厂房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在建造期间,土地使用权需要进行摊销,摊销金额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C项表述正确,企业将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应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则应在租赁期开始日停止摊销并转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D项表述正确,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3.【答案】AC。解析:

选项A错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也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选项B正确,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需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摊销或减值;

选项C错误,企业持有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D正确,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取得的租金收入一般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4.【答案】B。解析:选项B,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摊销和折旧,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5.【答案】B。解析: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房地产中房产的折旧原则与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一致,即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仍计提折旧。

2×18年度计提折旧的时间应该是3个月,

2×18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5 200-200)÷25×3/12=50(万元)

1.下列各项关于无形资产定义和特征以及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应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B.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C.企业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不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D.无形资产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可辨认性,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

2.下列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中期财务报告的附注可以比期末的附注简化

B.中期财务报告应当确定一个会计年度,并且和期末年度一样

C.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以预测的期末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

D.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比期末的报表更加依赖估计

3.下列各项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商誉不具有实物形态,符合无形资产的特征,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B.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不应确认为一项资产

C.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实际支付的对价与取得被投资方于合并日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不应确认为商誉

D.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实际支付的对价小于取得被投资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4.甲公司从乙公司租入一辆汽车,租赁期2年,租赁费用共计20万元。同时乙公司还向甲公司派出一名司机,该名司机在租赁期内按照甲公司的安排驾驶该租赁汽车。不考虑折现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上述租赁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公司按租赁准则每月确认租赁收入万元

B.甲公司按接受服务进行会计处理

C.乙公司分拆租赁部分和非租赁部分,分别按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

D.乙公司按收入准则每月确认服务收入万元

×20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交易对手方签订股权出售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出售其全资子公司乙公司80%的股权。2×21年3月15日,双方办理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董事会改选、支付股权转让款等事项。乙公司的经营地区在华南,是甲公司的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处置乙公司股权后,甲公司将退出华南地区。甲公司2×20年度财务报告经批准于2×21年4月15日对外报出。甲公司在编制2×20年度财务报表时,下列各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比较合并财务报表中,将乙公司2×19年度的经营损益列报为终止经营损益

B.合并财务报表中,终止经营损益为乙公司2×20年10月至12月的经营损益

C.个别财务报表中,将持有的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80%重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

D.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再将乙公司纳入2×20年度合并范围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核基本概念。

(1)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寿命期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期末存在减值迹象的,还应进行减值测试;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但在每个会计期末,无论是否出现减值迹象,均应进行减值测试,

(3)企业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不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2.【答案】AD。解析:选项A,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相对于年度财务报告中的附注而言,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选项B,中期财务报告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选项C,企业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应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选项D,为了体现企业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原则,中期财务报告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数据的计量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3.【答案】BCD。解析:选项A错误,商誉具有不可辨认性,不满足无形资产定义;选项B正确,企业内部产生的的商誉由于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满足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产核算;选项C正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实际支付的对价与取得被投资方于合并日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资本公积;选项D正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实际支付的对价小于取得被投资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值份额,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4.【答案】C。解析:一项合同要被分类为租赁或包含租赁,必须要满足三要素:一是存在一定期间;二是存在已识别资产;三是资产供应方向客户转移对已识别资产使用权的控制。甲公司从乙公司租入一辆汽车(存在已识别资产),租赁期2年(存在一定期间),同时乙公司还向甲公司派出一名司机,在租赁期内该司机按甲公司的安排驾驶租赁汽车,说明甲公司有权利在使用期间主导他人按确定的方式运营该资产,即甲公司获得了对租赁汽车2年使用权的控制。三要素全部满足,表明该合同包含租赁。但除了租赁部分,该合同还包含非租赁部分,即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了驾驶服务。企业(包括承租人甲公司和出租人乙公司)均应当对合同中的租赁部分和非租赁部分进行分拆,分别按照租赁准则和其他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选项C正确。选项ABD,均未对合同中的租赁部分和非租赁部分进行拆分,错误。

5.【答案】A。解析:甲公司拟出售乙公司的80%股权,符合终止经营的确认条件(①单独的组成部分;②出售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即构成规模;③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条件)。企业出售对子公司的投资等原因导致企业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且该子公司符合终止经营定义的,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列报相关终止经营损益,列报的终止经营损益应当包含整个报告期间,而不仅包含认定为终止经营后的报告期间,选项B错误;从财务报表可比性出发,对于当期列报的终止经营,企业应当在当期财务报表中,将原来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的信息重新作为可比会计期间的终止经营损益列报,选项A正确;企业因出售对子公司的投资等原因导致其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应当在拟出售的对子公司投资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时,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子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而不是仅将拟处置的投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选项C错误;企业因出售对子公司的投资等原因导致其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无论对子公司的投资是否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企业始终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确定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20年12月31日,股权尚未出售,甲公司依然控制乙公司,因此应当将乙公司纳入2×20年度合并范围,选项D错误。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每日一练

1.【多选题】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确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转换日是指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B.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转换日为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其对外出租的日期

C.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D.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用于经营租出的房地产转换为存货的,转换日为租赁期届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做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

2.【单选题】2×19年7月1日,W公司将一项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该资产在转换前的账面原价为8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己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7 7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转换日W公司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600

000

700

400

3.【单选题】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下列关于转换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的会计处理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计入留存收益

B.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计入资本公积

4.【单选题】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B.已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C.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转为成本模式

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选择

5.【多选题】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对企业下列财务报表项目产生影响的有( )。

A.其他综合收益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D。解析: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转换日应当为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选项B错误。

2.【答案】B。解析:将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应将投资性房地产原价8 000万元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3.【答案】B。解析: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成换日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成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成收益。

4.【答案】C。解析:

选项A,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

选项B,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且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选项C,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核算,不得由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

选项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5.【答案】CD。解析: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差额部分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