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知识点之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填制会计凭证、记账、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设置会计科目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欢迎阅读。
1.增加、修改或删除会计科目
(1)增加会计科目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不能为空。各级科目编码必须唯一。
(2)删除会计科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即必须先从末级会计科目删除,而且不能为已经使用的`会计科目。
(3)科目一经使用,只能增加同级科目,不能在该科目下增设下级科目。
(4)辅助核算一般设置在末级科目上。某一会计科目可以同时设置多种相容的辅助核算。
2.设置科目属性
(1)会计科目编码
在对会计科目编码时,一般应遵守唯一性、统一性和扩展性原则。
(2)会计科目名称
从会计软件的要求来看,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可以是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等符号,但不能为空。
(3)会计科目类型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要求,会计科目按其性质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共六种类别。
用户可以选择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的科目类别。如果增加的是二级或其以下会计科目,则系统将自动与其一级会计科目类别保持一致,用户不能更改。
(4)会计科目性质
包括现金、银行、应收、应付、存货和其他。
(5)多币种核算
用于设定该会计科目核算是否有外币核算。
(6)数量核算
用于设定该会计科目是否有数量核算。如果有数量核算,则需设定数量计量单位。
(7)余额方向
用于定义该会计科目余额默认的方向。一般情况下,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会计科目的余额方向为借方,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会计科目的余额方向为贷方。
(8)辅助核算
一般包括单位、部门、职员等。
(9)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一般指交易性金融资产。
(10)计算利息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之固定资产日常处理
企业日常运营中,会发生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一般包括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固定资产日常处理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欢迎阅读。
(一)固定资产增加
固定资产增加是指企业购进或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固定资产,应为增加的固定资产建立一张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增加的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数据。
(二)固定资产减少
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核算不是直接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是输入资产减少卡片,说明减少原因,记录业务的具体信息和过程,保留审计线索。
(三)固定资产变动
1.价值信息的变更
(1)固定资产原值变动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原值变动的原因一般包括: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设备;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发现原记录固定资产的价值有误等几种情况。
(2)折旧要素的变更
折旧要素的变更包括使用年限调整、折旧方法调整、预计净残值调整、累计折旧调整等。
2.非价值信息变更
固定资产非价值信息变更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变动、使用状况变动、存放地点变动等。
(四)生成记账凭证
设置固定资产凭证处理选项之后,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对于需要填制记账凭证的业务能够自动完成记账凭证填制工作,并传递给账务处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