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
注册会计师考试需在五年内考完六科。注册会计师专业成绩有效期为五年,考生在连续五年内通过全部六科的考试,即视为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通过专业阶段后,才可以报考综合阶段。综合阶段的试卷一、试卷二需要在同一年通过,报考时限没有要求,完成以上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顺利通过的考生即可取得证书。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及各科目特点分析
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2、注册会计师各科目特点:
《会计》:是贯穿整个注会考试的"百科全书",知识点涉及财会行业各个领域,与注会考试其余科目均有着一定联系,所以,学好《会计》科目可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审计》:教材语言专业性较强,理解起来较为吃力,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单从考试难度来说,考点集中,重复率很高,所以只要找对备考方法,通关《审计》科目考试是相对容易的。
《财管》:与《会计》、《审计》并称为注会考试的"三座大山"。这个科目有很多需要背记的公式,考试涉及到很多计算和演练,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经济法》:独立性较强,与注会考试其他科目关联度不高,但考试难度对比其他科目较为简单,法条数量庞大且不容易记忆,十分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
《税法》:每年的教材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动,知识点多且碎,会涉及到少量计算,与《会计》、《审计》关联度高,学习难度不大,就是记忆起来比较费时间。考试题量大,相当考验考生做题的熟练程度与速度。
《战略》:综合性较强,但考试难度不高,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但更多的是需要考生去理解,建立"大局观"。
根据CICP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规定,CPA考试通常持续3天。接下来将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CPA考试科目:
1、专业阶段科目:包括《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财务成本管理》等。
2、综合能力科目:包括《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二、CPA考试内容:
1、专业阶段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测试考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考试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
2、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法规知识等。考试形式多样,包括论文写作、案例分析、解答问题等。
三、CPA考试时间安排:
1、考试时间:CPA考试通常在每年的6月和12月进行,即每年两次。
2、考试持续时间:CPA考试一般持续3天,每科目约为3小时左右。
3、考试科目顺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按照个人意愿安排科目的考试顺序。
四、其他相关事项:
1、报名和准考证发放:考生需要提前在指定时间内报名参加CPA考试,并在考试前领取准考证。
2、考试地点:CPA考试地点一般设在各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具体考试地点会在准考证上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根据CICPA的规定,CPA考试一般持续3天。考生需要按照指定的科目和时间安排进行考试。同时,考生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领取准考证。因此,考生参加CPA考试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和复习计划,做好充分准备。
2022年注会考几天:3天。
2022年注会(cpa)考试时间一共是三天,具体安排在8月26日(周五)、8月27日(周六)、8月28日(周日),分专业和综合两个阶段考7门科目,共计12场考试。
1、专业阶段:3天10场
考3天,即8月26日、8月27日、8月28日,对应的考试科目有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战略、税法,其中会计、财管、经济法、税法四门科目安排了两场考试。
2、综合阶段:1天2场
考1天,即8月27日,对应的考试科目有1门,具体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将在27日的上下午分两场完成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