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接受业务委托。按照执业准则规定,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2、计划审计工作。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按照有关审计准则规定,做好审计完成阶段工作,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
《会计》和《审计》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公认最难的两个科目,那么在2022年注会考试中,《审计》科目的考试大纲有哪些?又有什么变化呢?注会《审计》科目考试大纲1、掌握财务报表审计基本原理,包括审计抽样、审计概述、审计证据、审计计划、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底稿;2、掌握财务报表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应对(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3、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的审计;4、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审计工作的完成与审计报告;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7、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和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8、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2022年《审计》科目考纲变动情况《审计》从大纲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审计和质量管理两章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他章节主要涉及章节标题同义词的替换,不涉及实质性更改。
1、接受业务委托
2、计划审计工作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的内容如下: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以上五个阶段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的内容总体概括。
审计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接受业务委托: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
2、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十分重要,计划不周不仅会导致盲目实施审计程序,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增加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 (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财务报表所有循环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后,还应当按照有关审计准则的规定做好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并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