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一年考3科安排如下:
1、会计+税法+经济法
会计这一科目是注会考试中难度最高的,但是和其他考试科目联系很紧密,是cpa其他考试科目的基础,可以先学习,由于会计科目的考试难度较大,再安排两门相对简单的经济法和税法科目搭配学习,备考的压力和难度是比较适中的,再加上税法和会计科目的知识相关性很强。
2、会计+审计+税法
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都是知识相关性极强的科目,搭配在一起报考能大大提高备考的效率,虽然会计和审计科目的难度都很高,但是审计科目的很多知识和会计有重合,可以先学会计再学审计科目,考试备考会轻松一些,再安排一门简单又有相关性的税法科目。
3、财管+战略+经济法/税法
财管需要计算的内容很多,对于考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试的难度不低,而战略恰好是注会中难度相对较低的一门考试科目,经济法科目的难度也不高,经济法虽然章节很多,但是不需要记忆得那么准确,计算+记忆双组合,有点文理兼修的意思。
cpa介绍
cpa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六门,需要在五年内通过,未在五年内通过注会专业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那么已经到期的合格考试成绩作废,需要重新报考,无法拿到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考试合格证书,专业阶段考试不通过,就不能报考注会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
所以专业阶段考试科目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按照专业阶段一年两科的报考方案,顺利的话三年就能通过注会专业阶段的考试,再加之综合阶段的一门考试科目一年通过,四年就能通过注会考试拿到注会证书。
注会考三科应当优先选择《会计》科目,《会计》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中心科目同时搭配《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关联度较高。较难考的一门科目与比较容易的两门科目组合在一起,相对来说是难易程度比较合适的搭配。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主要包括六门科目,具体考察《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成绩合格分数为60分。
考生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时,可以根据科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较大的科目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考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备考。考试难度较小的科目有《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部分的科目需要记背的内容比较多,考生需要先理解后记忆。
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建议
1、会计+审计。审计的知识点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都比较晦涩难懂,而拥有扎实的会计功底在备考审计科目时就会相对轻松。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由于二者的相关性强,一起学习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花费的时间要少于两科分开学习的时间。这两门科目的难度较大,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选择。先通过这两门科目,对之后备考其他科目有很大的帮助。
2、会计+财管。会计科目的知识点贯穿注会考试的始终,学好会计可以为学习财管打好基础。会计知识的积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学习财管,在没有会计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学习财管,理解财管的财务比率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两门科目都有涉及计算,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对计算公式牢牢掌握,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3、会计+税法。俗话说“财税不分家”。会计和税法在注会专业阶段六个科目当中,是联系最为紧密的。正是因为会计与税法两者的高度相关性,同时备考有利于两个科目之间的互相促进。在工作实务中,会计和税法两个科目适用面也最为广泛。通过会计和税法两个科目后,考生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增强。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内容
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阶段备考压力相对较小,考试难度也没有专业阶段那么大。只要在专业阶段备考时打牢基础,通关综合阶段就很轻松。综合阶段考试分为试卷一、试卷二两部分,答题时间均为小时。综合阶段考试没有年限限制,也就是说综合阶段的考试成绩是没有期限的。
试卷一考查方向主要以鉴证业务为核心,涉及主要内容有审计、会计、税法、职业道德。
试卷二考查方向主要以技术咨询和业务分析为核心,涉及主要内容有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方式
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的考试方式,即机考。考生需要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
考生可选择使用仅限于考试系统支持的输入法及其功能,考试系统支持5种输入法包括微软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常用五笔输入法。另外,微软新仓颉输入法、速成输入法和新注音输入法仅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使用。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一年一次,考试一般在8月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