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 营运资金周转的数额只受现金循环周期影响。(): [答案]: 错 [解析]: 现金循环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的数额。此外,营运资金周转的数额还受到偿债风险、收益要求和成本约束等因素的制约。 2. 营运资金又称循环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无息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答案]: 错 [解析]: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3. 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就是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余额之和。() [答案]: 错 [解析]: 由于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可以调节使用,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并不等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余额的简单相加,前者通常小于后者。 4. 现金与有价证券的变动性转换成本与证券交易次数有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 [答案]: 错 [解析]: 变动性转换成本是依据委托成交金额计算的,它与证券交易次数关系不大,属于决策无关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与证券交易次数有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 5. 在存货模式中,能够使现金短缺成本和固定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现金持有量。() [答案]: 错 [解析]: 在存货模式中,能够使现金管理的机会成本和固定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现金持有量。 6. 现金存货模式中考虑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变动性转换成本。() [答案]: 错 [解析]: 变动性转换成本是依据委托成交金额计算的,它与证券交易次数关系不大,属于决策无关成本,现金存货模式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 7.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期限。() [答案]: 错 [解析]: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政策。 8. 信用条件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答案]: 错 [解析]: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9. 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现金折扣,折扣比率越高,越能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所以企业应将现金折扣比率定的越高越好。() [答案]: 错 [解析]: 企业究竟应当核定多长的现金折扣期限,以及给予客户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优惠,必须将信用期限及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结合起来考查,即考查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 10. 存货进价又称进货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等于采购单价与采购数量的乘积。() [答案]: 错 [解析]: 进货成本包括存货进价和进货费用,存货进价又称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 11. 在有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下,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包括进货成本、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 [答案]: 错 [解析]: 在有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下,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包括存货进价、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注意进货成本包括存货进价和进货费用,进货费用中的固定性进货费用是决策的无关成本。 12. 在存在缺货条件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是能够使企业的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最小的批量。() [答案]: 对 [解析]: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就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和储存费用,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 13. 某企业某种原料预计每天的耗用量15吨,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12吨,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10天,订货提前期8天,则该企业保险储备量为27吨。() [答案]: 对 [解析]: 保险储备量=(15×10-12×8)÷2=27(吨)
四、计算题 1. AB公司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1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6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5%。 要求: (1)计算现金持有量。 (2)计算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1)现金持有量=(2×150000×600/5%)1/2=60000(元) (2)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2×150000×600×5%)1/2=3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150000/60000)×600=1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60000/2)×5%=1500(元) (3)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50000/60000=(次)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144(天) 2. A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账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收账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项目 现行收帐政策 甲方案 乙方案 年销售额(万元/年) 2400 2600 2700 收帐费用(万元/年) 40 20 10 所有账户的平均收帐期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所有账户的坏账损失率 2% 3%已知A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10%。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甲方案比现行收账政策固定成本增加15万元,乙方案比现行收账政策固定成本增加10万元。 要求: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答案]: 项目 现行收帐政策 方案甲 方案乙 年销售额 2400 2600 2700 毛利(信用成本前收益) 2400×(1-80%)=480 2600×(1-80%)=520 2700×(1-80%)=540 平均应收账款 (2400/12)×2=400 (2600/12)×3=650 (2700/12)×4=900 应收账款投资应计利息 400××10%=32 650××10%=52 900××10%=72 固定成本增加 0 15 10 坏账费用 2400×2%=48 2600×=65 2700×3%=81 收帐费用 40 20 10 信用成本后收益 360 368 367因此,应采纳甲方案。 3. 某公司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3600千克。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900千克的,按照单价为8元/千克计算;每批购买量900千克以上,18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1%;每批购买量18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批进货费用25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2元。要求计算实行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进货批量。 [答案]: 每次进货3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3600/300×25+300/2×2 =28800+300+300=29400(元) 每次进货9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1-1%)+3600/900×25+900/2×2 =28512+100+900=29512(元) 每次进货18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1-3%)+3600/1800×25+1800/2×2 =27936+50+1800=29786(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每次进货为3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所以经济进货批量为300千克。 4. 某公司每年需要某种原材料540000千克,每次订货的成本为2000元,原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元/千克。已知该企业交货期内的平均需求是2000千克。公司正在考虑在0到2000千克的范围内建立保险储备量,具体资料见下表: 再订货点(千克) 保险储备(千克) 平均存货水平(千克) 缺货成本(元) 储存成本(元) 订货成本(元) 总成本(元) 015000 50010000 10005000 15003000 20001800要求:填表并说明企业建立的保险储备量及再订货点应为多少。 [答案]: 年订货次数=540000/20000=27(次) 年订货成本=27×2000=54000(元) 再订货点(千克) 保险储备(千克) 平均存货水平(千克) 缺货成本(元) 储存成本(元) 订货成本(元) 总成本(元) 2000 0 10000 15000 54000 54000 123000 2500 500 10500 10000 56700 54000 120700 3000 1000 11000 5000 59400 54000 118400 3500 1500 11500 3000 62100 54000 119100 4000 2000 12000 1800 64800 54000 120600因为保险储备为1000千克时的总成本最低,所以企业的保险储备量应为1000千克,再订货点应为3000千克。
中级会计刷题有用,而且一定要多做题,只有通过题目,反复练习、强化知识点,不断巩固基础知识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在考试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怎么考都不怕。中级会计刷题建议1、培养正确的做题习惯。在每次做题过程中,都要有时间意识,严格控制每个题目的作答时间,可以掐表进行模拟考试。此外,还要培养正确的答题步骤。先仔细审题,边读边圈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而对于多项选择题,可以优先使用排除法。2、提高机考做题的熟练度。中级会计考试是闭卷、机考,因此提高机考操作的熟练度也是提升答题效率的方式。考生需要在考试前通过在模拟机考系统练习,来熟练掌握机考的各项基本操作。中级会计考试介绍中级会计考试的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考生可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会计资格考试大纲进行考试的复习。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以取得中级资格证书。。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搭配建议第一年《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财务管理》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中级会计考试三科的难易程度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需要考生理解的知识较多,《经济法》需要考生记忆的内容较多。第一年就考《中级会计实务》,如果没考过第二年还有一次机会,同时《经济法》中涉及的税法等知识点,对于学习《中级会计实务》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第一年《财务管理》+《经济法》;第二年《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两门科目的难度相比《中级会计实务》要低,第一年先将容易的两科解决了,第二年再集中精力,一鼓作气攻下最难的一科。这种方案的优势是,最难的《中级会计实务》备考时间较多,准备更充分,更容易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