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第一年报几门

feion1992024-07-24  0

第一年考cpa考专业阶段的6门考试科目,首次报考人员,可以优先选择报考《会计》科目,该科目是cpa考试中的基础性科目,通过该科目考试有助于提升其他科目的备考效率。cpa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各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00分,成绩合格标准均为60分。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规定,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考生务必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通过专业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方可领取由财政部考办颁发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考注会第一年可以报考会计、税法和经济法,这样报考适合一年报三科的考生;如果不想有太大压力,也可以一年报两科,报考会计和税法,也可以只报考一科会计。会计是注会的基础,所以考注会第一年报考的科目中必须要有会计。注会科目的报考建议1、一年过三科一年过三科,第一年的考试科目选择《会计》、《税法》和《经济法》,首先会计是所有科目的基础,其次《税法》能帮助理解《会计》上所得税会计章节的内容,以及增值税相关的内容,而《经济法》则是考虑到难易搭配,搭配一门相对简单的科目是比较好的。在《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门较为简单的科目中,《经济法》对于理解《会计》中的一些优先股,合并报表等能够提供一些其础知识,这三门搭配一起,相辅相成。第二年的考试科目就是剩下的《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选择两个难度中等和一个较为简单的科目,难度搭配刚刚好。因为《财务成本管理》和《会计》不放在同一年考试是因为会计报表和财管上管理用报表逻辑结构是不一样的,放在一起容易学混,而且有第一年学习的会计基础后再学习《财务成本管理》会更方便理解。《审计》和《会计》关联性不大,需要背诵的知识多,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则相对轻松,穿插其间学习也能缓解考生无聊的情绪。2、一年过两科第一年选择《会计)和《税法》,这两科搭配一起备考无论是从关联度还是以后职业发展方向来看,都是比较推荐的,两科融合的知识点大概有三成。第二年选择《审计》和《经济法》,因为《审计》需要有会计基础,在第一年学习了《会计》后,《审计》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而《经济法》属于难度较小的一科,二者搭配起来备考压力不是很大。第三年选择《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科的搭配属于“一难一易”的结合,两科在理论思维上有较多相似之处。《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较大,需要记忆的公式比较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记忆较多,案例分析最重要。注会考试合格标准注会专业阶段各科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合格标准为满分的60%,即60分。因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将试卷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分开考试,因此综合阶段的合格标准为两张试卷的合计分数达到60分或以上。

cpa第一年报:会计、审计和税法或者会计、财管和税法。

1、会计、审计和税法

适合理解记忆能力很强、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考生,会计和税法、会计和审计的联系比较紧密,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计算相关内容不是很多,但也需要好好备考。

2、会计、财管和税法

适合理解和计算能力很强、有一定记忆能力的考生,会计和税法科目的学习,可以促进财管科目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和计算的内容都比较多,记忆的内容不是很多。

cpa考试的科目有七门,专业阶段六门,综合阶段一门,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有通过时间限制,所以要合理规划报考的科目,才能尽快通过。cpa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按照两年考完,一年就要报考三门考试科目,首次报考cpa的小伙伴,建议先报考会计及其相关的考试科目,这样的搭配方案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考cpa的好处

1、注会是个人能力的最佳证明,通过注会考试的人通常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较强,工作完成的也更好。说明注会是会计人求职最有力的敲门砖。

2、注册会计师在会计行,中且有强大的竞争力,不怕失,市场对注册会计师的认可度高,是财务领域急需的人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5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