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财务管理中财务关系的为()。 a. 债权债务关系 b. 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 c.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d. 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2. 某项投资的β系数为,现在国库劵的收益率为10%,资本市场风险收益率为18%,则该项投资的报酬率是()。 a. b. 12% c. d. 18% 3. 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不会导致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利息支付方式是()。 a. 收款法 b. 贴现法 c. 年内多次支付利息法 d. 分期等额偿还本利和的方法 4. 不影响认股权理论价格的因素的是()。 a. 换股比率 b. 普通股市价 c. 认购价格 d. 认购期限 5. 如果投资组合由完全负相关的两只股票构成,投资比例相同,则()。 a. 该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能完全抵消 b. 该组合的风险收益为零 c. 该组合的投资收益大于其中任何一只股票的收益 d. 该组合的投资收益标准差大于其中任何一只股票的收益的标准差 6. 某项投资方案原始投资额为50万元,资本化利息为5万元,建设期为1年,经营期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万元,则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是()年。 a. b. c. d. 7. 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经济进货批量是指()。 a. 进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小 b. 进货费用等于储存成本 c. 进货费用、储存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 d. 进货成本等于储存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 8. 企业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进行收益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 b. 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c. 能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d. 能使股利支付与收益配合 9. 在采用单一的内部转移价格不能达到激励各责任中心的有效经营和保证责任中心与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应采取()。 a. 市场价格 b. 成本转移价格 c. 协调价格 d. 双重价格 10. 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假设其他情况不变,下列关于权益乘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权益乘数大则财务杠杆作用大 b. 权益乘数大则权益净利率大 c. 权益乘数等于资产权益率的倒数 d. 权益乘数大则总资产报酬率大 11. 以下股利政策中,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但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的是()。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c. 固定支付率股利政策 d. 低股利加额外股利的政策 12. (p/a,10%,4)=,(f/a,10%,4)=,则相应的偿债基金系数为()。 a. b. c. d. 13. (f/a,10%,9)=,(f/a,10%,11)=。则10年、10%的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为()。 a. b. c. d. 14. 以下公式当中正确的是()。 a. 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 b. 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c. 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d. 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 15.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存在的缺陷是()。 a. 不能反映资本的获利水平 b. 不能用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间比较 c. 不能用于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比较 d. 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和时间价值 16. 如果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12%。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 a. 方差 b. 净现值 c. 标准离差 d. 标准离差率 17. 在财务管理中将企业为使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称为()。 a. 投资总额 b. 现金流量 c. 建设投资 d. 原始总投资 18. 下列各项中,()风险不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 a. 非系统性风险 b. 企业特有风险 c. 可分散风险 d. 市场风险 19. 采用abc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重点控制()。 a. 数量较多的存货 b. 占用资金较多的存货 c. 品种较多的存货 d. 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 20.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 全面性原则 b. 实用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合理性原则 21. 企业大量增加速动资产可能导致()。 a. 减少财务风险 b. 增加资金的机会成本 c. 增加财务风险 d. 提高流动资产的收益率 22. 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发生变化。 a. 收回应收账款 b. 用现金购买债券 c. 接受所有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d.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账面价值作价) 23. 下列各项经济活动中,()属于企业狭义投资。 a. 购买设备 b. 购买零部件 c. 购买专利权 d. 购买国库券 24. 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为3,且该公司未发行优先股,债务利息全部为费用化利息,则其财务杠杆系数为()。 a. 3 b. c. 2 d. 25. 将资金划分为变动资金与不变资金两部分,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资金需要量的方法称为()。 a. 定性预测法 b. 比率预测法 c. 资金习性预测法 d. 成本习性预测法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融资方式中属于负债融资方式的是( ) A、企业内部留存收益 B、应付款项 C、发行债券 D、向银行借款 2、下列属于短期资本市场主要特点的是( ) A、 期限短 B、 交易目的是解决短期资本周转 C、 一般超过一年 D、 流动性弱 3、货币时间价值是扣除( )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A、 利息率 B、 风险报酬率 C、 无风险报酬率 D、 通货膨胀率 E、 期望投资报酬率 4、很多公司希望自己的公司股票上市的主要动机是( ) A、 有利于发行新股 B、 有利于公司筹集债务资本 C、 可增加股票的变现能力 D、 有利于提高公司形象 5、影响融资租赁每期租金的因素有( )。 A、 维修费 B、 折旧 C、 设备原价 D、 承租公司的融资成本 6、影响经营杠杆效应的因素有( )。 A、 固定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 销售价格 D、 销售数量 E、 债务利息 7、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营业收入 B、 回收固定资产残值 C、 回收流动资金垫支 D、 固定资产折旧额 8、企业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应当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 A、 信用品质 B、 偿付能力 C、 资本和抵押品 D、 经济状况 9、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 ) A、 信贷限额 B、 循环贷款协定 C、 补偿性存款余额 D、 借款抵押 10、我国法律对收益分配的限制因素主要有( ) A、 资本保全限制 B、 企业积累限制 C、 净利润限制 D、 无偿债能力限制 E、 超额累计利润限制
四、计算题 1. AB公司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1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6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5%。 要求: (1)计算现金持有量。 (2)计算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1)现金持有量=(2×150000×600/5%)1/2=60000(元) (2)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2×150000×600×5%)1/2=3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150000/60000)×600=1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60000/2)×5%=1500(元) (3)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50000/60000=(次)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144(天) 2. A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账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收账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项目 现行收帐政策 甲方案 乙方案 年销售额(万元/年) 2400 2600 2700 收帐费用(万元/年) 40 20 10 所有账户的平均收帐期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所有账户的坏账损失率 2% 3%已知A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10%。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甲方案比现行收账政策固定成本增加15万元,乙方案比现行收账政策固定成本增加10万元。 要求: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答案]: 项目 现行收帐政策 方案甲 方案乙 年销售额 2400 2600 2700 毛利(信用成本前收益) 2400×(1-80%)=480 2600×(1-80%)=520 2700×(1-80%)=540 平均应收账款 (2400/12)×2=400 (2600/12)×3=650 (2700/12)×4=900 应收账款投资应计利息 400××10%=32 650××10%=52 900××10%=72 固定成本增加 0 15 10 坏账费用 2400×2%=48 2600×=65 2700×3%=81 收帐费用 40 20 10 信用成本后收益 360 368 367因此,应采纳甲方案。 3. 某公司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3600千克。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900千克的,按照单价为8元/千克计算;每批购买量900千克以上,18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1%;每批购买量18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批进货费用25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2元。要求计算实行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进货批量。 [答案]: 每次进货3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3600/300×25+300/2×2 =28800+300+300=29400(元) 每次进货9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1-1%)+3600/900×25+900/2×2 =28512+100+900=29512(元) 每次进货18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1-3%)+3600/1800×25+1800/2×2 =27936+50+1800=29786(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每次进货为3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所以经济进货批量为300千克。 4. 某公司每年需要某种原材料540000千克,每次订货的成本为2000元,原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元/千克。已知该企业交货期内的平均需求是2000千克。公司正在考虑在0到2000千克的范围内建立保险储备量,具体资料见下表: 再订货点(千克) 保险储备(千克) 平均存货水平(千克) 缺货成本(元) 储存成本(元) 订货成本(元) 总成本(元) 015000 50010000 10005000 15003000 20001800要求:填表并说明企业建立的保险储备量及再订货点应为多少。 [答案]: 年订货次数=540000/20000=27(次) 年订货成本=27×2000=54000(元) 再订货点(千克) 保险储备(千克) 平均存货水平(千克) 缺货成本(元) 储存成本(元) 订货成本(元) 总成本(元) 2000 0 10000 15000 54000 54000 123000 2500 500 10500 10000 56700 54000 120700 3000 1000 11000 5000 59400 54000 118400 3500 1500 11500 3000 62100 54000 119100 4000 2000 12000 1800 64800 54000 120600因为保险储备为1000千克时的总成本最低,所以企业的保险储备量应为1000千克,再订货点应为3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