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考试难度以及行业发展形势等问题,尽早考下CPA对考生们越有利,而采取2年考下CPA的方案是最为合适的,那么在报考科目方面要该怎么搭配?CPA一年三科搭配建议1、第一年选择会计+税法+经济+财管的搭配方式,则第二年选择审计+战略。2、第一年选择会计+审计+税法的搭配方式,则第二年选择财管+公司战略+经济法。3、第一年选择会计+审计+财管+公司战略,第二年则选择税法+经济法。以上这些三科科目搭配方案,可供大家自行选择。这里的每种方案,小编都将会计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会计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基础,通过了会计考试,大家的信心也能提升上来。CPA考试学习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把握每科备考特点备考注册会计师,打好基础很重要。各位考生一定要重视。建议在家备考的考生:摸清各科考试内容特点,掌握教材,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将知识联系起来。用每天及时回顾的方法巩固知识,用做题的途径真正学会运用知识。2、掌握历年真题,答题技巧多总结很多考生备考注会考试的时候,都觉得难度高,不知如何对知识进一步掌握。除了以上基础巩固等方法,学会利用历年真题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复习方法。建议:考生在家备考的时候,拿出历年真题,每天做一套,并对相应题型的命题特点、出题方式及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掌握。做历年真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好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到底如何。并且还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答题技巧。将这些答题经验累积起来,实际运用到考试过程中,能够为你拿到更高的分数。
大学生注册会计师备考攻略有:1、平衡好功课和备考的时间,制定备考计划。2、在大学空闲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先备考会计审计和财管,这三科难度较高。3、根据科目独特性,做好考试科目搭配。4、学会自己思考,形成思考模式和导图,按照理解方式做题等。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综合阶段要等专业阶段通过后才能报考。注册会计师各科题型分值1、《会计》:单选题13题/共26分、多选题12题/共24分、计算分析题2题/共18分、综合题2题/共32分。2、《审计》:单选题20题/共20分、多选题15题/共30分、简答题6题/共31分、综合题1题/共19分。3、《财务成本管理》:单选题13题/共26分、多选题12题/共24分、计算分析题4题/共36分、综合题1题/共14分。4、《经济法》:单选题26题/共26分、多选题16题/共24分、案例分析题50分。5、《税法》:单选题26题/共26分、多选题16题/共24分、综合题2题/共30分、计算问答题4题/共20分。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选题26题/共26分、多选题16题/共24分、简答题4题/26分、综合题1题/24分。注册会计师难在哪里?1、考试单科通过率低。注会考试单科通过率没有突破30%,证明考试内容专业性强,对考生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2、考试涉及科目多、需要备考时间长。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专业阶段考试有6科,要求考生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而综合阶段的卷一、卷二要求考生在同一年通过,但对于报考时限则没有要求。很多考生都是在校或者在职的,双边都要兼顾,需要很多的精力以及压力大。3、每年只举办一次考试,且考纲一直在变化。注会考试一年只有一次,考试大纲和教材紧随国家政策,基本每年都会有变动。因此建议大家在备考时,使用新教材,才能掌握最新的注会考情考点以及动态。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正式拉开帷幕,距离考试时间只剩下4个月,可以说考生能不能考好最关键还是看这段时间如何计划、如何安排学习了。那么,在备考前,考生该如何搭配注会考试科目?CPA科目搭配方案1.会计、审计、税法虽说在这三个科目中,会计科目的考试难度是最大的,不过考生们也无需过分担忧。这种科目的搭配特点就是难易相结合,税法科目相对来说比较基础和简单,大家在学习时可以先从税法学起,将基础知识点进行巩固后,在慢慢深入学习会计与审计两个科目,学习时将知识串联在一起,对自己有所帮助。2.会计、经济法、税法第一年报考选择会计与税法在一起,是因为会计和税法科目之间也有相关联,对比起方案一来说,第一年报考考生就需要记忆的知识会比较多,主要涉及的基础性内容较多,适合于上班族人士或者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选择。会计新手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1、先看历年考试大纲对于会计新手来说,由于是刚接触注册会计师这考试,建议大家可以先从最基础的科目开始学习,科目的选择不妨可以报考经济法、财管和战略。在学习之前,考生们可以先进行预习,为了对注会考试进一步了解,建议大家先看一看历年注会的考试大纲,并且仔细对比往年教材与今年教材所存在的变动,将所变动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和掌握。2、科目合理搭配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比较多,要想顺利通过所有科目考试,考生在备考前,还是要做好相应的规划,科目合理的搭配非常重要,考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给自己选好所报考的科目,计划一年通过哪些科目,将关联性高的科目搭配在一起学习,这样才会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