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和中级财管的重合度介绍如下:
1、注会的《会计》和中级会计的《中级会计实务》的重合度超90%。
总的来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内容更少、范围更窄、考核要求更低。相比注会考试,中级没有涉及股份支付、租赁、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每股收益、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商誉减值、设定受益计划等内容;没有专门的章节去讲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但这两部分内容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在中级的其他章节内会有所体现。
2、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会计的《财务管理》,二者的重合度在80%
中级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范围面很广,几乎和注会差不多,不过学习的内容整体比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浅,是注会的缩略版,比如注会中的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第十九章责任会计浓缩到了中级的第八章成本管理。
但中级会计没有涉及期权、企业价值评估、产品成本计算、短期经营决策、业绩评价、管理会计报告;中级会计多了第九章中的纳税管理,不过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
3、注会和中级会计的《经济法》,二者的重合度在60%
中级会计经济法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民法、商法、税法和经济法。民商法内容和注会大体相当,包括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新增了仲裁与诉讼相关内容和保险法的相关内容。
税法相关制度部分需要学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内容(注册会计师的《税法》有此内容);经济法相关制度多了预算法、知识产权法和政府采购法相关内容。
中级会计职称和注会相同的科目是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的《会计》,中级的《财务管理》和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以及中级的《经济法》和注会的《经济法》,也就是说,中级会计职称的三门科目在注会中均能找到内容重合较高的科目。中级会计职称和注会相同科目的特点1、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的《会计》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内容多且难度大,科目分录多,知识点有难度,综合性较强,但知识层面比较基础,需要考生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注会的《会计》是专业阶段学科中的基础科目,也是考试中比较难的科目,考试注重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和专业判断能力。2、中级的《财务管理》和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中级的《财务管理》存在大量需要计算的题目,主要以计算为主,且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很偏,需要考生能灵活运用公式。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特点也是公式多,计算量大,同样也需要考生可以灵活地使用公式。3、中级的《经济法》和注会的《经济法》中级的《经济法》偏向记忆为主,非常考验考生的记忆力,除了记忆力,《经济法》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也非常重要,考生要注意对实际案例的应用。注会《经济法》同样偏向记忆,但知识点的覆盖率高,需要考生从整体入手,总结方法,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中级会计职称科目有什么内容1、《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内容包括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等。该科目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科目。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内容包含财务会计概述、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存货取得、发出的计量、券投资概述、固定资产概述等。该科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的公式多且计算量大,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3、《经济法》《经济法》内容涉及经济法总论、公司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等。本科目内容多且繁杂,但考题灵活,需要考生多归纳,多举例,多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