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园注会好坑

feion1992024-07-24  0

六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月。既是对上半年的总结,也是对下半年的开始,承上启下,关乎一年的成败。六月,是一年中最繁忙的一个月。既有对春耕的忙碌,又有对劳动奖赏的端午,张驰有度,关乎一年的收获。六月,是一年中最关键的一个月。既有十年寒窗的高考,又有初露峥嵘的中考,彼伏此起,关乎一生的命运。当然,如果你是一名注会考生,那这一切都与你无关。因为,你只需要知道天气开始热起来了,人容易打瞌睡、中高考期间会封路,比较安静,适合学习、端午的小长假不能出去玩儿了,正好窝在家里啃书:总结一下前半程的学习经验,或者调整一下后半程的复习计划,或者对重难点来一次集中性的突破……,不要问我,为什么会知道你的安排?因为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曾经做过几次同样的安排。是的,我也曾是注会考试的一份子,经历过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区别只是我已经先于你完成了赛程而已。没关系的,我会在终点等你,等你完成比赛、等你冲破红线、等你张开双臂、等你意气风发,骄傲的样子!现在你所要做的只是坚持,而我现在能为你做的就是鼓励。空谈误学,实干兴试,下面就是我:一个注会大龄考生,携五年备考经验倾情奉献,请接受我满满的诚意。1.重新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一次性通过6科的人的确存在,但毕竟是少数。要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风,打乱自己的计划。在初次备考时,我已经毕业11年了,虽然是本专业,但毕竟一直没有从事相关工作,比零基础稍好一点儿。结果47、48、51、55、56、57。要知道:2个60要好过6个59,这就是我想说的。2.毅力胜于智力注会考的不是智力,而是毅力。尤其是机考后偏难怪已经退出江湖,留下的都是基础和实际。得基础者得天下,重实际者必通过。而这些都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不断的重复得来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不久你会变”,以前我觉得这是废话,但我试过了,是真的。(我曾用了3个月的时间,让我的体重从75KG控制到了60KG)。3. 制定可行性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还是要有的。备考期间,每天都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锻炼进度和学习感悟,时刻提醒自己。即使每天只写一行,但当你写满一页纸后,留给自己的就是骄傲,是激励,更是坚持的动力和热情的延续。4. 学会适时总结骄傲使人落后,总结使人进步。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会总结的人。没有谁比谁聪明,只有谁比谁会总结。一个知识点,一节,一章,一科,一点,一线,一面的总结,老师教的是老师教的,自己总结的才是自己的。当你完成各科知识零散的总结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网越来越全面了,而且为综合阶段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5. 善用辅导班欲善其功,必先利其器。就算自己很聪明,辅导班还是要报一下的,辅导书还是要买一套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老师,跟住他,学习他,吃透他。能讲注会的老师都是有水平的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这一点不要怀疑,如果想辩论,那好办,等通过后面对面的去找他,现在你要听他的。6.勤于练习多做题,勤练习,找应试的感觉。老师讲的听懂了,讲义看明白了,和做题是不一样的;平时做题和考试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平时就要多做题,勤练习,找感觉。使自己上考场就和平常练习一样,这样才能发挥的更好。考试其实就是做题,只不过是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做题而已。7. 找到终极标靶明确目标,指哪儿打哪儿。要知道自己考试和学习的目的,这个很重要。这是我在考试中逐渐明白的道理。一开始只是觉得注会很厉害,要考就考最难的,结果确实难。但也让我重新回到了本专业,而我却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税法,所以我又报了税务师,而且先于注会通过了考试。8. 明确职业方向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在实际工作中我已经深有体会,要想做好财务这一行,包括会计,审计,税务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一带一路”、营改增、人民币国际化、国家战略转型,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命题:市场化。我们学的东西可以用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了。所以要一直努力,考试只是刚刚开始。9.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养成习惯。当你决定考注会,那就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单是学习习惯,也是生活习惯,锻炼习惯,思维习惯,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习惯。每年参加考试都能听到有很多同学,已经通过三科,四科,后来就放弃了。这很可惜,因为放弃了就等于零,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坚持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当坚持变成一种习惯时就简单多了。放弃有很多理由,而坚持只有一个,这样看坚持反而更简单。(我备考时的习惯是:每天早起晚睡,不看电视,很少上网。5:30起床学习,7:00出门上班;晚上8:00-11:30学习(中间锻炼20分钟),周六日学习一天半。)所以,如果你已经决定考注会,那就好好准备,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我们可以用5公里、10公里、半程来练习,但终极目标是跑完全程,而不是为了参加一下,感受气氛而已。我会在终点等你,等你完成比赛、等你冲破红线、等你张开双臂、等你意气风发,骄傲的样子!而那个关于注会考试的九字箴言,相信你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开始了,就不要停下来……

讲的不错,老师都是很有权威的,像会计是郭建华郭老师,人大副教授。

科教园注会不错,老师讲的都比较好!

坑一:无计划盲目备考很多考生觉得制定学习计划麻烦,又或者不知道计划应该如何制定,索性就开始无计划看书备考。由于注会备考的时间较长,没有计划很容易打乱复习节奏,甚至会出现复习不完的现象,导致最后弃考。在开始学习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可利用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到最后。坑二:科目搭配不合理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共有6科,在五年内通过即可,搭配的方案有很多。但每年都有考生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实际能力,一次报考四五科,最后导致注会考试失利。还有部分考生在一年内报考了难度较大的几门科目,最终未通过考试。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决定报考科目的数量。报考的科目要难易结合,降低备考的难度。坑三:知识未能理解透彻很多考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看过了,整本书的知识体系也了解了,基本扫除了盲点,但做题时却错误连篇。这是因为考生对知识点理解地不够透彻,对于重点和难点只是有深刻的印象。时间充裕的考生可以多读几遍教材,并通过做题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时间紧张的考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坑四:学习方法错误有的考生不看书直接听课,有的同学只看书不做题等等,导致复习效果并不理想。听课之前先要看书预习,才会有高质量的听课效果。书课结合也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老师能帮助考生梳理重点、疑点和难点,前后章节相关知识的串联,这样学习效率也高相对轻松一些。每个科目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在以后复习时会更加轻松。坑五:知识点死记硬背注会考试中有许多内容需要记忆背诵,许多考生认为只要将这些知识点背下来,就能通过考试,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以经济法为例,涉及的法条数量很多,而且极其相似。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记忆,很容易混淆。对于这些需要记忆的内容,考生应该先将其理解透彻,然后再进行记忆,这样在考试时可以运用自如。科教园注会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4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