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注册会计师可以考中级,两个考试可以搭配进行,具体的搭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级会计实务》搭配注册会计师《会计》这种组合适用于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大家在备考时可以先学习注会会计的课程。因为注会会计的考试难度较大,需要花费的备考时间比较长。与之相比,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难度相对简单一些,考生可以在学习完注会会计的课程后,针对这两门科目的内容不同点,进行总结,通过查漏补缺的形式学习。2、中级《财务管理》搭配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对于中级会计与注册会计中重复的章节可以一起学习,学习注册会计时,根据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扩展和加深,而对于不同的部分,则需要单独进行学习。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相似的章节比较多,相对来说中级会计的考查内容比较基础。3、中级《经济法》搭配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和《税法》中级经济法的考试难度和范围小于注会经济法和税法,所以建议考生先将中级会计经济法的内容学好之后,再去看注会经济法的内容,这样前期基础比较扎实,后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些。注册会计师和中级同时备考的注意事项1、分清主次,合理分配资源同时备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考试目标、选择科目来合理分配资源。2、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各个阶段的小目标由于两个考试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要制定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案,可以是月计划、周计划甚至可以详细到日计划。同时备考多个考种,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备考压力自然不言而喻,建议考生系统学习,效率更高,认真复习,势必可以一举通过。
注册会计师备考中级是比较简单的,无论是从考试科目上来说,还是从所需内容上来说难度都是很低的,而且考生有了注册会计的知识内容后,再学习中级会计会感觉轻松很多。中级会计备考建议1、看教材教材是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必备资料,考生要把当年的最新考试教材,从头至尾先翻看一遍,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和重点都要完全掌握。2、做习题考中级会计,光看教材是不够的,考生要在看懂教材的前提下,配合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对所学知识再次掌握,把练习题涉及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掌握住,理解清楚,考生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可以再重新翻看教材后再思考做题。3、放松心情考生在备考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放松,可以适当的增加户外锻炼,让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把考试看轻才能顺利通过。中级会计题型以及分值《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选题10题15分、多选题10题20分、判断题10题10分、计算分析题2题22分、综合题2题33分。《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选题20题30分、多选题10题20分、判断题10题10分、计算分析题3题15分、综合题2题25分。《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选题30题30分、多选题15题30分、判断题10题10分、简答题3题18分、综合题1题12分。中级会计考试合格标准中级会计考试两个科目合格均为60分,满分均为100分,三个考试科目需要在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才可以,考试合格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颁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同时备考注会和中级会计需要注意的是分配好备考时间,中级会计和注会考试是两门非常相似的考试,但是注会的难度要远远高于中级会计考试的难度。因此,建议考生们注会花80%的时间,中级花20%的时间。同时考注会和中级该怎么备考1.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如果以中级会计考试为主,考试目标是提高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专业技术职称,那么要保证对中级会计考试的复习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相对的,能否通过注会考试并不是最主要的,注会考试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更高的挑战,并不抱有太大的通过希望,尽力即可。如果以注会考试为主要目标,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注会考试计划,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通过注会考试,那么,在注会考试的复习和准备上一定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保证难度较高的注会考试能顺利通过。2.注意同时备考的科目。虽然中级会计考试和注会考试是不同的两个考试,但两者考试范围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所以,如果报考了中级会计而、可以又报考注会的相关科目的考试,可以取得同时复习两个考试的效果。因为中级要求2年通过3门,注会要求5年通过6门,从时间上看,中级更需要快速通过。中级与注会考试科目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专业阶段:《会计》、《经济法》、《审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职业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一、试卷二)》。综合阶段的报考比较自由,没有考试成绩有效期以及报考时间上的限制。中级会计与注会相同之处1.《中级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都是考察相关制度和法条,需要记忆的内容也确实不少,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2.《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两者都是偏理解性的科目,需要理解并记忆大量的公式。学习两科的时候,需要注意解题思路和步骤,提高答题速度,以防在考试中出现答不完卷的情况。3.《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两者都不适合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且难度较大,需要理解性记忆,且联系实际案例,将知识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