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好考吗

feion1992024-07-24  0

会计中级职称不难考,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中级考察的科目只有三科,且考试时间有两年,考生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考。所以考生一定要做好科学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复习,重视试题,知识点与习题相结合,提高掌握程度。中级会计师的考试内容中级会计考试包含《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其中《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考试当中最难的科目,兼具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的特点,难度较大且综合性强。考生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财务管理》对数学方面知识的要求较高,考卷中的计算量较大。但同时这门科目的重点比较突出。《经济法》这科的书本是最厚的,背诵的内容多外,但相对其他两科是最简单的,因为很多知识点和生活贴近,容易被考生接受并掌握。中级会计科目怎么备考1、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复习。重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内容,切勿舍本逐末。要先把教材了解透彻,重点研究考试大纲的内容。2、做题并理解题。很多考生在考前几天花较多时间在于做题上,可是做题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只注重结果的对错,盲目刷题,而不是找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或者为什么错的原因。3、历年真题一定不能少。想在做题中有所提高,取得更大的进步,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题目的难易程度、命题规律、还有考察的知识点。4、进行机考模拟练习。考前进行机考模拟自测,是极为必要的。中级会计考试采用的是无纸化的机考形式,对于不熟悉电脑的考生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为2023年9月9日至11日,分为3个批次,《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会计师中级职称不难考,考生只需要在两年的时间内通过三门科目即可。当然基础不同的考生,对中级会计难度看法也不同。不管基础如何,做好备考是最重要的,了解各科特点以及考察重点方向。中级会计师职称考试复习方法1、确定目标,不断前进。备考时最忌讳目标游移、散漫不定,大部分考生都会选择一次报考三门,然而备考时间却不充分,这时候重点在于能合理安排备考计划,将计划执行彻底。2、夯实基础,从零开始。中级会计职称相较于初级会计更加偏向于实操,考试难度更大,备考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前期备考时,考生们打好基础重视,步步为营,夯实基础。3、自学归纳法。备考中级会计,可以按教材分章节掌握知识,并归纳整理,列出知识网络,画出章节框架,理清考试重点、难点、考点。4、坚持不懈,切勿盲从。结合自身特点总结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充分利用黄金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将考试题库的试题做几遍,关键是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点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只会徒增烦恼。因此,备战过程中要懂得坚持自我,成就自己的梦想。考试的科目和题型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财务管理》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经济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中级会计考试合格标准中级会计考试三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60分为合格,考生需要在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证书。

中级会计师职称不好考。中级会计考试的考察范围较广,每年的考试通过率较低,平均在10%左右,考试难度比较大。中级会计考试有三门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只有在两个连续的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考试科目的考生,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证书。不过具体好不好考还是要看考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考生自然相对就好考一些;反之,则相对就比较难考了。中级会计考试报考科目如何搭配呢?1、报考三科对于有完备的学习计划、科学的备考资料、专业的名师指导的考生,从其备考时间、备考压力、考试难度三个维度来看,一次过三科的概率是很大的。可以选择一次性报考三门考试科目,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认真学习,做好备考工作,拿下中级会计职称证书。2、报考两科:《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或者《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从难易程度看,《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是三科中最难的一科,由于选择两年备考,建议第一年就把最难的拿下,第二年备考压力会相对小一些。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备考特点1、《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很多知识都是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对很多单个知识点很熟悉,但是综合运用时就容易出问题,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需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其次中级会计实务考察范围比较广,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关注细节,掌握更全面。2、《财务管理》该科目的公式多且计算量特别大,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对于公式内容的理解,不能光死记硬背。学习了一个公式后做题检验一下,许多时候,都是在做题中慢慢理解了公式的含义。这样才能记得更牢,掌握得更透彻。3、《经济法》一要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你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自己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在面对试题时往往会知道如何想,如何答。三要多做题,举一反三,在重复中记忆,做题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4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