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六个科目,考虑到备考战线较长,花2~3年时间通过考试是最合适的方案。那么哪类考生适合一年报考三科?时间方面如何安排?应届毕业生复习基础:应届毕业生和其他考生相比,最好的基础就是学习能力和精力都比较丰富,所以即使是非财会专业的考生,想一次过三科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复习时间:复习时间上应届毕业生是最有优势的,大四上半学期可以重点兼顾实习和复习,下半学期可以兼顾论文答辩和复习,6月份毕业后就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CPA复习上,按照三科750小时来算的话,应届毕业生最容易达到这个复习时间的要求。复习方式:对应届生来讲,最好的复习方式就是按照学校的上课和生活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备考进度,同时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料和师资等资源,按部就班的完成备考。财会专业上班族人士复习基础:财会专业毕业的考生,基础能力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因为没有实务经验,对于很多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只是浅层次的概念上的理解,所以复习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复习时间:对这类考生来说,每个科目至少得保证230—260小时的复习时间,也就是说从现在到8月份考试,想通过三科要花费690—780小时左右的时间。复习方式:如果是专业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可以多听两遍课程,然后把时间主要放在刷题海和真题模拟上,对在职考生来讲,这也是兼顾工作和复习最省时的方式。非专业上班族复习基础:非财会专业从事会计行业的考生,相对来讲实务能力好一些,但是对于考试类型的专业性的东西可能基础会比较差,再加上CPA的难度比较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要多一些。复习时间:对这类考生来讲,CPA每个科目需要花费250—280小时的时间,三科的话也就是750—840小时的时间,按照8个月来算的话,每天要保证3—4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复习方式:对非财会专业的考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打基础阶段,因为有工作经验,基础打好了往后复习一定是越来越顺的,所以一轮听课程和看教材、课件是最重要的。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每个科目都具有一定难度,并且各科的专业性都很强,对于考生来说,一年通关6个科目可不太能实现的事情。那么如果选择一年报考三科,难度会不会有所降低?学习方面如何进行规划?CPA一年三科难度大不大?根据历年CPA考试数据显示,一年能够顺利通过三科的人数并不多,通过率只有15%左右,而选择一年2科的考生,则有25%的通过率。由此可见,选择一年报考CPA三科还是比较难的。对于时间比较充裕的考生,一年三科可以进行考虑,大家在选择报考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学习上的规划。CPA报考三科怎么规划学习?1、在校学生对于这类考生来说,与其它考生相比在学习备考时间方面可是占尽了优势,这类考生一年报考三科是毫无问题的。虽说时间比较充裕,不过也要将时间合理利用好,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安排CPA各科目的学习任务。最好能够将每日所要复习的考试科目、备考时间制定成一个学习计划表,坚持每天有8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一年拿下3个科目问题并不大。2、上班族考生在历年的CPA考试中,上班族考生几乎占据了绝大一部分,这类人群最大的劣势就是,除了备考以外,还要肩负着上班工作的重任,学习时间方面也是比较有限的,对于上班族人士来说,一年报考三科是有很大压力。这类考生群体,在复习方面更加要注意将时间进行利用,将平时上班路上、午休等琐碎时间整合在一起,确保学习进度能够正常进行,每天能够保证有2~3个小时学习,再加上周末在家中全天学习,一年考过三科也是可以的。
2021年CPA考试时间为2021年8月27日~29日,与往年相比,明年注会考试足足提前了2个月进行,意味着考生备考时间也大大缩减。那么该如何分配好各科学习时间?我们来看看吧。CPA考试各科学习时间如何分配?CPA专业阶段考试共分为6个科目,各个科目的考试难度各不一样,因此在学习时间方面也都不统一。接下来深空网根据历年考生的学习情况,为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会计学习时长为400~450小时、审计学习时长为390~430小时、税法学习时长为300~350小时、经济法学习时长为200~300小时、财管学习时长为300~400小时、战略学习时长为200~250小时。注册会计师备考攻略1、按照章节顺序学习虽说注册会计师涉及的科目比较多,不过各科目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比较强,打算备考明年注会的考生,接下来可以根据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学习。每当学习完一个章节内容后,可以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测试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整理遗漏的知识点构成知识框架结构,加深自己印象。2、懂得归纳、总结每当学习完一个章节内容后,考生千万不要马上合上书本和笔记,除了完成课后习题外,考生应该懂得归纳与总结,将章节所学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提炼出章节章节重点内容。3、抓住记忆最佳黄金期据科学表明,每个人都会存在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各位注会考生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可以趁着在早起时间,进行晨读,并且将昨天所学的内容重温和梳理,将整理出的重点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从而加深记忆。